长篇小说《商山四皓》,是在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美丽的土地上诞生的又一个花朵。商山四皓,大而言之,是中华民族的担待和责任感的结合;小而言之,表现了商山这块土地上的文化人格,与世无争归隐深山,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他们都是好样的。
——萧云儒(文化学者)
王家民先生是著名画家。长篇小说《商山四皓》,写的是秦末汉初在商山隐居的四位奇人、四位名士的故事,这部小说是古代的名士和当代的名士的一次跨时空的对话。这部小说的构成也非常奇特,尤其是与美术、音乐作品的合体,因此我认为它是一部奇书。我向大家特别推荐。
——李震(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王家民先生恰好就在四皓的隐居地商山长大,所以在这部小说里面他描绘了美好的山里的风光,也是他家乡的风光、田园和人物。小说人物鲜活生动,可以看出来他像作画一样,把他所熟悉的人物用作小说的原型,值得一读。
——方英文(陕西省作协副主席)
以长篇小说的方式书写四皓、传播四皓精神,王家民先生是古往今来第一人,这次书写可以说是穿越两千年时空的一次精神访谈和交流,可以说是一次对前人已有的四皓阐发、四皓书写基础之上的新的拓展。这也是他作为画家的一次跨行作业的艺术冒险。在这次书写中,王家民先生桑梓情结、家国情怀、艺术的想象力、人生的某些体验和认知都共同发力,从而建构起了这部小说的艺术具象。
——刘炜评(西北大学教授)
王家民先生不仅是在为商山四皓树碑立传,也是在为我们商洛的这片土地树碑立传,更是为中华传统文化树碑立传。我们都是受到商山四皓精神深深影响的一代文人,我相信这本书会和商山四皓一样,和商山四皓的风气一样,能够慢慢地流传下去。当时就有一个想法:这本书应该摆在商山四皓的陵墓旁边,成为商山四皓又一块文字的碑石。
——陈仓(鲁迅文学奖得主)
商山四皓这个题材古老又深远,作者以小说的形式表现四位老人功成身退的事迹,这在中华人文精神中是有价值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历史上留下来的记载不多,作者用充沛的想象、推理、虚构丰满了这个故事,使它的文化意义更具象、更准确、更形象、更具传承意义。
——孙见喜(著名作家)
商山四皓是商洛的名片,在家民的家乡丹凤,有两张名片,一张是商山四皓,一张是贾平凹。家民把这第一张名片,生动地用文学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是商洛文学乃至陕西文学的一个重要收获。
——鱼在洋(商洛市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