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2日
从画到文的艺术叙述
○ 韩鲁华
  王家民先生是一位画家,但对于长篇小说艺术也作出了自己的思考与探索,对于历史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解读。《商山四皓》首先于故事构架上有着自己的思考。总体来看,采取宏大历史叙事的方式,展现了从秦到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风云图景,历史的自然建构与发展,便也就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基本故事情节构架,或者叙事的历史生活背景舞台。就其历史人物的生活及其发展而言,则是从故乡的学习立志到朝野施展人生才华,再到归于山野,亦即从入世到出世的人生历程。
  朝代更替时代转换,那都是有着重大历史故事的时期。因为这样的时期极易于展现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生活图景,更易于表现社会历史建构与发展变化的价值意义,所以在对于历史的文学书写之中,表现时代变换朝代更替的也就成为诸多历史小说创作的选择。这是一种宏大的历史叙事。进而需要探究的是,在这种宏大历史叙事的背景之下,怎样去叙写历史生活,这就有着不同的艺术选择。给我的感觉是:商山四皓作为历史人物之所以能够留下来,似乎更重要的不是他们在秦灭亡的过程中如何力挽狂澜的作用,而恰恰在于避世退隐。在《商山四皓》中,作者所要尽力开掘的内涵,恰恰是这种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意义。
  从作品的叙写中可以看到,四皓或直接或间接介入到秦汉交替的政治争斗过程之中,但从艺术表现的目的来看,似乎更想体现的是他们如何从积极入世而终归出世。尤其是在汉确定太子之事上,他们入世风光无限后,并没有丝毫留恋繁华的生活,却义无反顾地重回商山,继续隐于世的生活。这可能更能体现四皓的文化人格力量及其退隐文化的内涵。作家于这方面的笔墨不是那么的波澜壮阔,但却更具生活的意味,尤其更具日常生活韵味。在我看来,觉得更具文学艺术意味的恰恰是这些生活化的叙写。这就是蕴含于四位哲人身上的深厚文化蕴涵。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社会人生价值的体现,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一种文化精神与文化人格力量。与其说他们是在救世,不如说他们是在创构一种山隐文化精神的文脉。
  实际上,《商山四皓》于总体艺术构架上,形成了两条叙事线索:社会时代生活演变与历史文化延续。而后者可能更具有文学艺术的意味。当然,这部小说,许多人物的刻绘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东园公唐秉、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夏黄公崔广四位主人公自然不必说,跃然于纸上。
  最后还需要提到的,就是王家民在《商山四皓》的创作上,商州的历史文化特别是民间文化以及商州的山水等,对于他的滋润是极为深刻的。在艺术创造上,受中国古典小说影响,《商山四皓》读起来如此的流利酣畅,背景宏阔展现,人物刻绘下笔如刀刻等等,虽然与其画家的艺术气质有着内在关系,但也不能不说,他亦深悟着古典小说艺术的三味。
   (作者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文学院原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