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06日
龙 脊
○ 李子白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遗存和地标性建筑,镌刻在所有炎黄子孙的心里。
  由于生长在陕北,生长在战国、秦汉及后历朝历代都在修葺筑建,不时战乱纷争的长城脚下,生长在多民族融合聚居、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汇碰撞的一片特殊地域,自然对长城的感知和了解要早些多些。
  还是孩提时期,爷爷口述的孟姜女与范杞良的美好姻缘,却因修筑长城而分离诀别哭倒长城的传说,幼小的脑海中便种下了长城是暴秦所修的种子。后来,上大学并工作于榆林,也就实实在在地生活在了明清残垣断壁的长城脚下,看多了那些广布于西北黄土塬、沙丘间、盐碱地上的土墩,有时竟也凝思当年金戈铁马、赤膊厮杀的场景。如今历史沉睡在这里,成为遗迹,要么被飞速膨胀摊大饼式发展的都市蚕食;要么草遮沙埋,无人问津;要么被开发为景点,让后人凭吊……
  年长工作后,出差北京,虽说生长在西北的长城脚下,却也登了八达岭和慕田峪长城,同样为它们的保存完好和雄奇赞叹不已。我明白了,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横贯东西,绵延数千里的长城,会沿着它所穿越的地域地貌特征,遇川平缓,逢山攀岩,跌宕起伏,曲折盘桓,如同一条巨龙,蛰伏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栉风沐雨,饱经沧桑,巍峨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正因为此,华北之地的长城,多修筑于山峦峰丘间,以险峻雄奇显现,而我家乡的长城却因身处黄土高原腹地,相对平缓,现多已风蚀为土墩。所以,在家乡的乡人口中,烽火台叫“墩”,以至于一些烽火台仅仅演化为地名,比如:王家墩、十八里墩等。更有甚者,散落在长城周边的乡人并不称长城为长城,而叫“边墙”,进而有叫边墙的村!依着边疆、边关、边界去想,当年作为防范外患的军事设施,长城被称为边墙,似也在情理之中。
  二十出头时写过一篇名为《长城故事》的短篇小说,说的是一名徒步长城的行者到了一地,阴差阳错地被误解为骗子,形形色色误解者的嘴脸逐一呈现。小说说不得精彩,却也是段与长城的情缘。这不光是因为故事的人物有原型,更主要的是对榆林城北七八里地的镇北台的熟悉:从上学到工作,29年间去过多少次已记不确切,但它春夏秋冬中的雄姿却始终在我的心中矗立。台南正门上方虽经风侵雨蚀,至今依稀可辨的“向明”,台西不远处蒙汉交好的易马城,及城下方的红石峡和榆溪河,尤其是明万历朝以来仅次于西安碑林的悬崖壁刻,不可谓不让人叹服!更让我怀恋的是春雨中的踏青,冬雪后独行,现在想来简直就是一种与大自然相厮相拥的梦境。
  见多的是家乡长城在四季里景色的切换,因为地处西北内陆腹地,不管是沙化或者盐碱,长城周边的乔灌木较华北地域要稀疏些,所以在四季更替中色彩演变明显:春天,沙柳和柠条会鹅黄点点,馨香宁静,春意盎然,无论是阴暗角落里的积雪还是残冰,终难抵挡地气已暖,春姑娘的颜面是一日一变,出落成初夏的温婉、仲夏的炽烈;夏天,经过绵绵春雨的洗涤,古老沧桑的长城墙体被清洁,砖缝里衍生出的苍苔和绿植,以及周边乔木浓郁,散发出动与静的景致,似在倾诉当年弥漫的战火硝烟;秋天,墙体上难免落叶和向枯的植被,让人心忧让人伤感,成熟其实就是伤痕累累的积淀;冬天,凋敝了的枯褐色的视野,一如黄土地的厚重,凸显长城身姿的孤傲伟岸。寒风灶烟中呵出的口气白雾一般,深感岁月的长河汩汩滞缓,悲悯之情倏生。长城如同一位历史老人,承载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风烟,默默地伫立在那里,经历了过去,注视着今天!一切都是沉甸甸……
  龙是虚化了的图腾,兽首蛇身。如果说中国有梦,长城的兴起到各朝代的不断修葺,是个逐梦的过程。长城史也即中华民族的兴衰史、发展史,中国精神的演变史。因此,有长城的地方,就有民族可歌可泣振兴崛起的史诗。今天的心画,是中华民族以长城为背景,正在构筑民族的伟大复兴。说实话,我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长城研究专家,我只能就自己的感知发表一点感性的想法。
  万里长城,绵延数千里,这手笔与气势,不是一时半刻促就的,而是一个民族耐力与韧性的集中体现,是千千万万个体的生命日积月累堆砌的,是强国富民的民族魂、中国梦构建的。从最初听孟姜女哭长城,以为是暴政的罪证,到知道古代的高速公路“秦直道”,再到了解长城当境的军事意义,直至最近有暇一睹如其名的山、海、关融为一体的“天下第一关”,以及最近得悉,国家文物局和中国长城学会认定陕西宜君的魏长城,把中国长城的修筑史前推至2300多年前,贯穿了中国有史以来的几乎一半时间,我才意识到,如今长城虽已失去了抵御外强的军事意义,但在中华民族的骨子里血液中,象征意义已经远远大于史实。长城已非完全意义上的实体,它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里的图腾,是中国这条巨龙的“龙脊”!
  在我的家乡盖房,习惯把那根最粗最大的横木称为龙脊,其他搭建在横木和两面墙体间用于覆盖灰土和砖瓦的椽子称为龙骨。因为它们承载着房顶上所有的负重,包括日后的遮风挡雨、日晒月蚀。它们和墙体是支撑起房屋的栋梁。正因为如此,“上梁”(即将横木从地面搭建在墙体的最高处)和“合龙口”(龙口即指窑洞或房子正面正中,安置最后一块砖或石块的地方;合龙口就是把最后一块砖石安置进去,预示工程有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度),都要择吉日,选旺时,点香烛,贴对联,放鞭炮,唢呐吹奏,鼓乐齐鸣,可见其隆重。那么,长城就像那根横木,横亘在中华大地上,成为民族的脊梁。
  如果说,中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一条巨龙,那么,长城当之无愧地可以称作这条巨龙的龙脊,支撑起中国精神追逐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