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话,在陕西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文学青年中,我与陈忠实老师的交往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次,但每次的印象都非常深刻。
2006年4月,中国作家协会“黄土地的纪念”访问团来祭奠柳青与路遥。记得那次来了诸多大腕,王巨才先生,张锲先生,严家炎先生,何西来先生,白描先生,白烨先生等。记得学校当时派了一辆最好的高级面包车接人,司机郝效民师傅是位文学爱好者,特别喜欢收藏名人签字的书籍。郝师提供给我的书是一本盗版本《平凡的世界》,印刷很是粗糙。本来作家们一般对盗版书很反感,根本不愿意签字。不料陈老师却第一个签字,还签得很认真,开玩笑说:“把我们这几个人的名字签上,这本书就有收藏价值了!”北京来的名人们也都一一签字。
到了延安大学后,中国作协的中华文学基金会搞了路遥头像揭幕仪式与扫墓活动,然后就是各位大家的精彩报告。记得陈老师的那场讲座,他开口就讲:“今天到延安大学!知道大家讥笑我说陕西话,我只会说陕西话!我到北京上海都说陕西话!”现场的师生笑成一片,接下来是热烈的掌声。“贾平凹有句名言:‘普通人讲普通话,伟人都讲家乡话。’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讲家乡话。我是一个只会讲家乡话的普通人……”他满口劲道的关中腔所爆出的冷幽默,一下子把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现场响起长久的掌声……
2007年7月份,我刚从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返校,学校交给我一项任务,即要在短时间内建一座“路遥文学馆”。我把电话打给陈忠实老师。他说:“你们延安大学急功近利,两个月就能建成个路遥纪念馆?”我说:“我给领导立了军令状,就是吹也要吹成个‘路遥纪念馆’!”他沉思片刻,说:“你要我干啥?”我说:“就要您的一幅字!”他声音坚定地说:“好!我写好你来拿!”就这样,陈忠实为路遥文学馆题写了一幅六尺整张的大字:“路遥的灵魂在平凡的世界人们的心中闪光并永驻!”后来有人问我这幅字花了多少钱,我说分文未给。岂止是分文未给,我当时连一支烟也没有给陈老师点过啊!
当年11月17日,是路遥逝世15周年祭日。延安大学与陕西省作协、清涧县人民政府、延川县人民政府、吴起县人民政府合作主办了“路遥逝世十五周年纪念暨全国路遥学术研讨会”,会议规模很大,全国有100多位学者参加,甚至日本国路遥研究学者安本实教授也来参会。陈忠实老师那时刚刚从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位置上退下来,仍然坚持参加了这次盛会。在参观路遥文学馆的过程中,陈忠实老师对我说:“我没有想到,你们延安大学竟然建得这么快、这么好!”我说:“这是因为有像您这样强大的后援团支持的结果!”他说:“这是大家的功劳,大家的功劳……”陈忠实老师在参观时看得非常仔细,不时与随行的申晓先生交谈、评点。他们都是路遥的好友,给路遥建文学馆也正顺应他们的心意啊!
(节选自《我与陈忠实老师交往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