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3日
墨耘·曾广闲文专栏
慧能:佛教中国化的缔造者( 7)
○ 墨耘
  慧能大师在认识论上的“化有为无,革渐成顿”,在中国中古时期演绎了一场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慧能革命不仅是一场佛学革命,更是一场哲学革命、思维革命,成为中国众多哲学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这场佛学革命的开创者慧能,就像蒸汽机之父詹姆斯·瓦特做的关键改进一样,虽不是最初发明,却是突破性发明,他被称为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始人,实至名归。
  综上,慧能所创立的禅法,将自心、自性与解脱成佛等联系起来,使佛教内在化、简易化,他反对坐禅念佛、累世修行、布施财物、拜佛修庙等外在形式,强调“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他提倡的“无念无住”思想,强调心灵的直接体验,而非依赖于文字和经典,打破了当时僧人对经典的绝对依赖,使得禅宗更具灵活性和实践性。慧能脱去了最初佛教的神秘外衣,只抓住释迦牟尼的根本精神,将外来的文化大刀阔斧地改革成“中国化、通俗化、大众化”的佛教,他以“ 顿悟”为核心的思想和实践,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仅革新了禅宗,也让佛教彻底中国化并扎下深根、焕发生机,历经岁月磨砺依然振聋发聩,启发无数人对自我、对世界、对哲学的深度思考。可以说,慧能是佛教中国化的真正缔造者。
  慧能“即心即佛”的思想曾经深深影响了中国乃至东亚文化,从王维的禅诗到苏轼的禅文,从王阳明的心学到曾国藩的家学,从传统国学到茶道美学,无不照进了那份破除执念的智慧光芒。今天,重读“菩提本无树”的偈语,仍能感受到古老智慧如沐清风、明润溪山般地浸润、安顿着我们的心灵。慧能大师的思想遗产,仍然在世界文明的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