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6日
墨耘·曾广闲文专栏
慧能:佛教中国化的缔造者(4)
○ 墨耘
  “无念无住”的修行方法
  惠能提倡的“无念无住”是其修行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觉悟(依文义,本段特用“惠”字)。他主张通过直接的体验来认识自我,反对过于依赖经典和文字的教条主义。他认为,修行者应当放下对一切事物的执着,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通过保持内心的宁静来更清晰地观察自己的内心,从而达到顿悟的境界。这一思想使得禅宗更加贴近生活,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种修行方法不仅适用于佛教徒,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心理调适方式,帮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有一则故事很好地阐释了这种修行方法:
  公元 676 年初的某天,惠能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这时,一阵清风吹来,将讲坛旁的幡吹动了,引得众僧议论,其中一僧说“风动”,另一僧说是“幡动”,为此引发争论不已。惠能缓缓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众僧听后骇然,可谓幡然醒悟。印宗判断此人定是高僧,便问:“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非就是行者?”惠能出示了五祖所传衣钵,六祖身份得以印证,从此他广阐“顿悟”之理,学徒云集,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