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夏的风染绿山林的时候,文友相邀去凉水泉,我欣然应允,因为那里曾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初夏时节,阳光灿烂,丰收在望。从县城前往新街子,向北拐入新云公路,再驶过一段缓坡,车子就一头扎进了山里。我们呼吸着新鲜空气,迎着清凉的山风,顿时浑身自在,神清气爽,尘世的喧嚣和烦恼早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太阳像个害羞的姑娘,在云层中躲躲闪闪,忽明忽暗。山野像在变幻着魔术,或清幽或明朗,充满一种神秘之感,让人无限地遐想。遥望山顶,树木已由嫩黄变得深绿。繁星点点的七里香淡黄色的花朵,给丛生的灌木披上了漂亮的衣裳。忽然,远处传来了淙淙的流水声,却看不见水的踪影,只听它在山野中悠扬地吟唱,像古时的隐士深藏在山林之中,融入了天地的悠悠之气,飘逸而超然。此时,我多想变成一座山,或者是一棵树,站立在这旷世的寂静中,看那日月星辰留在山巅的瞬间,领略山野之间四季奇妙的变幻,聆听山野里宛如流云飘散的精彩传奇。
凉水泉位于秦岭南麓石山子与学岭之间的半山腰。山野有灵气,便增添了一份野趣。就在这山腰之间,突然冒出了一眼山泉,泉水甘甜清冽,映着山影和草木。没有人知晓其来源,明晃晃像极了一口乡村里的毛边大锅,安放在路边,供南来北往的人果腹、清心。
凉水泉不大,小碗口粗的一股清水,从石缝中挤出,形成浅滩,清澈见底,昼夜流淌着。泉水汩汩地涌出,像个快乐的小孩,吹着气泡哼着歌儿,就像小时候的我们,天真而纯洁。
凉水泉是大自然的馈赠,静静地依偎在山脚下。泉眼四周泛起黄沙,上下翻滚着,沙粒时隐时现,像被反复冲洗着,看上去粒粒晶莹,棱角分明。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只有历经世间的沉浮,大浪淘沙,人生才会通透、才能精彩。
“山是泉之母,泉是山之魂。”这山野间的琼浆玉液,滋润人心,更有通灵之性,饮一口让人内心澄净透明,少了浮躁之气。这凉水泉夏天甘甜爽口,清甜直达心底,比冰激凌还要舒心。冬天,凉水泉像一只巨大的蒸锅,热气腾腾,饮上一口,暖到心里。此刻,我忍不住掬一捧水入喉,清澈甘甜,顿时忘记了山野中的颠簸之苦。
顺着干净的砂石路在林中行进,我感到了这山野里的悠远和清寂。其实,脚下这条路就是著名的陈仓古道,经云雾寺,东出马道,北连留坝、凤州(凤县),西北通甘肃两当、天水,是连结关中和四川的一条古蜀道。
山不在高,有泉则灵。小时候,我家离凉水泉不是太远,我们常去那里玩耍,肚子饿了,便去山上摘红果吃,渴了便去凉水泉喝水。上中学时,周末要到山上割柴、割牛草、打板栗,或者到山里走亲戚,凉水泉就是我们的伙伴,如影随形。有一年秋天,我们随父母到山上割柴,艳阳高照,大汗淋漓,口干舌燥,嘴里像冒烟似的,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往前赶。到了凉水泉,迅速摘下一片树叶当杯子,舀起泉水一饮而尽,顿时浑身清爽,人也精神了许多。后来住进城里,条件好了,人却脆弱,每次喝了生水,就会拉肚子,还得吃药。每到此时就想起凉水泉,这山野间的灵水,经过时光的沉淀,沐浴着日月精华,变得柔软起来,喝了不会生病。我经常做梦,在凉水泉边漫步,饮尽一杯清甜的山泉水,甜到了心底。或许,这是一种情愫使然。
时世无常,像山顶的流云飘忽不定。那些年,凉水泉半山腰里住着一些人家。山里人勤劳朴实,更懂得知足,只要有水吃就能生存。他们的房前屋后,大都有一眼泉水,或大或小,或高或低,它们一脉相承,世代相守。后来他们像流云一样飘走了,那些山里人家都搬到平川去了。只有凉水泉依然守着山野的寂静,初心不改,无怨无悔,滋润着这里的山川草木,召唤着山外流浪的山民们魂兮归来。
凉水泉历经沧桑,现在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清风明月相伴,烟岚云岫奔腾起伏。人间气象万千,炎凉与冷暖,饮过凉水泉之后,心里从此滤去了浮尘,一片清净和坦然。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跳下了山岗,走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泉水呀泉水,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唱着歌儿弹着那琴弦流向远方……”返回的路上,天色已晚,山崖谷深万籁俱寂,暮色显得更加浓厚。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我仿佛又看到了丰沛和旺盛的泉水,踏浪远行,聚于河沟,淌进汉江,汇入长江,朝宗于浩瀚的大海,它源头的幽静与神秘、清纯和禅意,一路上演绎着一段段精彩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