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驴队来到奉先畤》(连载2)
○ 杨争光
  也有人听得不耐心了,不服气了。再说它们也只是蝗虫啊!再说咱们是人啊!难道就这么一声不吭地让虫虫治咱们人么?他们拉开门,跑出村,就看到了蝗虫啃嚼田禾的情景。它们太多太多了,没法说清它们的数目。它们咯喳喳咯喳喳地拥着铺排在田地里,看不到边沿。它们啃嚼得多认真啊,多细心啊,多从容啊,多有章法啊。玉米不是半人高了么?它们就互相摞在一起搭成架子从上往下啃。它们咯喳喳咯喳喳啃完一片,就挪到另一片地里,挨个儿往过啃。
  踢它们驴日的!可是,你的脚有多大的能耐呢?把脚踢断也踢不散它们。
  踩它们驴日的!一脚下去,能踩出一个蝗虫肉饼。可是,腿脚上的力气是很有限的,你能踩多少下?对整个蝗虫队伍来说,你踩多少下也没有知觉的,和没踩一样,它们依然啃嚼得很从容,很细心,不乱章法,啃嚼完一片再挪移到另一片里继续啃,结果只能是,你踩得没了一丝力气,一屁股坐下去,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啃嚼,咯喳喳咯喳喳,你服气不?不服气也没办法啊。想哭不?想哭也哭不出声的,没力气哭了嘛。这就叫绝望。
  如果不带意气不带情感的话,你就会佩服蝗虫的。三天三夜之后,它们忽一下又走了,和来的时候一样,不打招呼,没有预兆。村庄里没有一个人看见它们是怎么走的。服不?
  还有,它们啃嚼得多开心啊!不光是玉米,还有各种草,还有树叶,方圆多少里连个碎渣渣都找不到的。所有的田地都一个成色了,连成一片了,光秃秃一丝不挂,平展展裸袒着,让太阳照着,好像遭了劫掠连衣服也扒得精光的人,在用它们的裸体给所有围观的人说:别看了,没啥看的了,它们搞得很彻底。
  驴日的把咱弄精光了嘛。没冤没仇啊!驴日的你还不如冲着人来呢,哪怕把人弄死呢!驴日的你不弄人弄田禾!既然你不弄人让人活着为啥要断人的活路嘛!你个驴日的。
  这就叫自然灾害,没冤没仇给你弄个灾,害你么。
  你说的意思就是天灾嘛,非要说成个自然灾害好像你念过书一样。
  不不不,龙卷风沙尘暴是天灾。地震也是。上半年的大旱也是。这是蝗虫么。
  那叫虫灾!
  你看你看,咱犟这嘴有啥意思嘛又犟不来口粮。
  就是没口粮才犟嘴呢嘛,有口粮吃饱肚子我就上我女人的肚子去了,哪有心思和工夫和你磨这号闲牙!
  那些天,村庄里时常有人在一起磨这样的闲牙。其实那些天他们还是有口粮的。说蝗虫走了以后什么都没留下也不符合实情。实情是,蝗虫走的时候留下了许多死蝗虫。他们用脚踩出的蝗虫肉饼算是被动留下的,更多的是它们主动留下的尸体。谁也弄不清楚它们是怎么死的,是咀嚼的时候拥着挤着互相踩踏死的,还是搭架子从玉米顶头往下啃的时候压死的,还是吃得太饱撑死的?一连吃了三天三夜,难道没有撑死的?没有人细究这个问题,反正它们被留下了,就成了人的口粮。他们提着草笼子背着背篓,用扫帚在地里抢着扫拾那些死蝗虫。也有人用的是装粮食的麻布袋子,装满了摇一阵压一阵继续装,装得很实在。也有人为抢拾发生过口角,甚至恶言相向,到了要动手脚的地步。多亏蝗虫的尸体是有限的,很快就抢拾完了。
  咋吃呢?蝗虫挺肥的,身体上不但有肉也有油,在锅里一炒,又酥又香。他们过了几天好日子。但很快就有了不良的后果,许多人屙不下来了,要用手抠,抠出来的全是蝗虫皮。
  这时候,他们才知道,蝗虫的尸体可以当口粮,却实在不是真正的口粮。可以当口粮的蝗虫嚼断了他们获取真口粮的路。
  这时候,他们也知道了,在很多情况下,虫虫是可以把人治住的,尤其是像蝗虫这样的虫虫,不但能把人治住,还要往绝路上治呢!
  他们一年种两料田禾。上半年的田禾因为一场大旱全死了,田禾变成了柴禾,土地不但没有给他们一粒口粮,还龇着牙咧着嘴给他们示威一样。他们也龇牙咧嘴了。他们龇着牙咧着嘴用他们的力气和汗水把龇牙咧嘴的土地抚弄平顺了,松软了,种上了第二料田禾,眼看着半人高了,忽一下,蝗虫来了。
  驴日的明年来也成啊,让咱收一料庄稼有点口粮就能对付了咋拣这时候来嘛哎哎!
  驴日的就是干旱了才碰后腿才聚成群胡飞哩要不就不是驴日的蝗虫了。
  如果听到这一类的对谈,五十九岁的吴思成就会一脸轻蔑地给对谈者撂过去两个字:扯淡。村上已经有饿死的人了,许多人已经撂下了他们的屋子院子推车挑担逃难去了。他不屑于这样的对谈。在他看来,这时候还说这样的话,就不是拉闲话也不是犟嘴了,而是纯粹的扯淡。扯淡就是虽有动作却无所作为的意思。
  然后是驴队。
  
  驴队比蝗虫简单。
  是啊,不能光扯淡啊,肚子也不悦意啊。哪怕逃难呢!哪怕去远地方伸手讨要呢!哪怕做三只手当贼娃子呢… …
  “ 不行。要有所作为,但不能下贱。 ”
  这是吴思成撂出来的另一句话。他们老中青一共十二个人,聚合在村外的一个草庵子里,都是没离开村庄想有所作为又都不知道怎么才能有所作为的人。他们要在这里商量出一个有所作为的办法来。他们都同意吴思成“要有所作为,但不能下贱”的观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