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统计出全国姓氏地理分布前二十名的分布如下:
1.李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中,比例仅在4%左右。
2.王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41%。人口众多,尤以山西、河北、河南最多。
3.张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07%。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
4.刘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5.38%。北方地区的河北、内蒙古、辽宁、京津地区中刘姓比率较高,约占该地区汉族人口的8%以上。
5.陈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4.53%。南方地区多陈姓。在台湾、广东两省,陈姓约占本省人口的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
6.杨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在全国分布极广,尤以长江流域的省份为多。
7.赵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2.29%。
8.黄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2.23%。黄姓主要集中于江南地区,广东省的黄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广西、江西等省黄姓人口也比较多,以上五省的黄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56%。
9.周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2.12%。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对其他地区要高。
10.吴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2.05%。江南各省吴姓均占全省人口的2%以上,尤以福建为高,约占该省人口的5%,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
11.徐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73%。尤以河南、山东、浙江最多。
12.孙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52%。尤以福建、广东、湖南最多。
13.胡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31%。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多此姓,上述七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的65%,其中四川省约占全国汉族胡姓的13%。
14.朱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26%。尤以安徽、江苏、山东最多。
15.高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21%。尤以江苏、福建、广东、江西、云南等地为多。
16.林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18%。尤以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多此姓,三省林姓约占全国汉族林姓人口的60%。
17.何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17%。以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多此姓。
18.郭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15%。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多此姓。
19.马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05%。乃我国回族大姓。
20.罗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6%。其主要分布在四川、广东、湖南、江西、贵州、湖北等省,六省罗姓约占全国汉族罗姓的70%。
如果将这一统计数字与前述袁义达从群体遗传学角度所做研究进行比较的话,会得出更多有意义的结论。
另外,借助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对中国公民的名字进行统计,显示中国人名呈现明显的北“硬”南“软”的地域特点。根据统计结果,中国人的姓名均有所在地区的特点,而这些姓名的常用字,也会因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别。
比如,上海市户籍人口中叫“陈洁”的最多,共3937人;排在前十位的姓名依次是:陈洁、张敏、张伟、张燕、王秀英、张秀英、张磊、王伟、陈燕、王芳。上海市户籍人口中最大的姓氏为张姓,共有896758人,排名前十位的姓氏依次为:张、王、陈、李、朱、徐、周、沈、吴、陆。上海的常用姓名和杭州、南京十分接近,洁、敏、燕、芳、萍等字在这三个城市的使用都很频繁。
从全国31个省会城市、直辖市的姓名统计情况来看,前十名中两字名居多,主要也集中在姓氏统计中王、张、李、赵、刘等“大姓”之中。在31个城市中“张伟”位居榜首,两亿人中共有59275个张伟,“王伟”“李伟”与“刘伟”分别为第二、三、四名。前四名的姓名中名全是“伟”字,可见中国百姓在取名时对“伟”字情有独钟。也可以看出同名、重名现象的严重性。笔者通过人人网查询“李浩”这个单字名,结果如下:人人网用户中叫“李浩”的有66749人,其中女性 5.45%,男性94.55%。可见也是重复率极高的名字,台湾地区将此类名字叫“菜市场名”。
在成都,人们起名字好像更加偏爱“勇”字,排在前十名的姓名中有五个名字都是以“勇”作为名,成都人在起名字时把一个“勇”字用到了极致。排在前十位的其他姓名,也是以强、敏、伟、静等反映品质的字作为名。与成都相邻的贵州也有这样的特点,前十位的姓名都是两个字的,且有五个都是以“勇”作为名。
综合来看,西南地区城市同南方的广州、南宁、海口的同名同姓现象差别较大,反映出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