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大河源》(连载27)
○ 阿来
  镇子很安静。即便有不少人,带着他们各自的表情,在镇上来来往往,却似乎都没有什么声息。天空太高远,周围的地理太壮阔,使得人间的声音、人间的悲欢在这广阔中激荡不起一点波澜。
  我们坐车穿过镇子,犹如穿过一个梦境。如在天边。就在天边。
  临街有几间超市,门前摆着彩色的塑料制品,盆、桶,水管。里面的货架上有酒和饮料。还有一两家裁缝铺。学校、卫生院、畜医站。地势宽敞,各单位都用墙围出一个院子。院子中长着蓼属的植物,叶子宽大。还有一丛丛的牛蒡。
  应该有上千人口,在这个镇子上生产生活,但还是很安静,因为四周宽阔的雄荒大野,长河昊天。
  穿过镇子,来到它的边缘,脚下是悬垂而下的高高崖壁。土黄色的,或赭红色的。昨晚下过雨。水的滋润使这些崖壁的颜色比干枯缺水时显得鲜艳。
  很快,河北乡,那个镇子就落在了身后,翻过一座圆顶的山丘,那个镇子就彻底消失了。
  没有深入,只是一掠而过的印象。
  6.石藏,丹霞与祁连柏
  地势继续变化。
  高处还是高的——那些平顶的覆满青草的丘岗。低处却越来越低,那是河水与溪流深切出来的峡谷,越来越幽深了。
  越往前走,面前错落出露的赭红色崖壁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竣。
  乔木出现了。是柏树:祁连圆柏。生长在平旷处的笔直粗壮;扎根在峭壁上的岩石缝隙里,枝叶斜向一个方向,如准备振翅腾飞的一只大鸟。
  上午十点,我们停在了一座平顶的山丘上。
  那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青草,紧密而又茂盛,茁壮又肥嫩,覆盖了地表。
  是原生草甸的样子,不止一种草,针茅,还有披碱草、鹅观草。草地上有牧人和牛群踏出的隐约小径。小径上的牧草矮下去,板实的地面长出了委陵菜、车前、蒲公英。还有黄芪,因为不在花期,辨别不了是哪一种黄芪。走过平展的丘顶,草上的露水打湿了鞋面。这些露水,这些茎上,叶上垂着晶亮清凉露水的牧草让人心生欢喜。这样的草地,让人想一直走下去。不用担心它脆弱,不用担心它退化消失。就这样,一直走出去几百米,直到地势陡降处,斜坡上长着灌木:满身带刺的鬼箭锦鸡儿,不带刺的窄叶鲜卑花。鲜卑花,我不知道这种植物的命名的缘由,命名者是不是有纪念一个曾经生存于这个世界的鲜卑族群的意思。的确,已经消失的那个族群,有几百年时间,这个建立了吐谷浑国的族群,在此游牧、狩猎、征战时,确实在这些绿草茂盛的荒原上纵横出没。
  靠近这些灌丛的根部,苔藓和青草间,低矮的粉色的报春花已然开放。
  再往下,坡更陡,再下降,就变成了敧生了株株祁连圆柏的悬崖,有风,卷着轻雾从峡中起来。
  祁连圆柏是中国的特有种,主要分布地,就是青海省和甘肃省。
  深峡曲折幽深。看见一段公路,蜿蜒在峡底,载重卡车无声行驶。
  对面,是陡峻的红色崖壁。水蚀的道道缝隙中,是更多柏树的扎根处。这些树都尽力把枝叶伸向可以接受阳光沐浴、进行光合作用的方向,因此造成了各种奇异的如鹰展翅飞翔的姿态。
  我们将下到峡谷底部去。
  盘山而下时,又听到了格萨尔传说。一片好牧场,是格萨尔养马处。红色岩壁间不时出现一两个幽深洞穴,是格萨尔藏宝处,或者是他打开了别人宝藏处。这是藏文化顽强得有些固执的力量。不忘本根是好的,但我希望不要因此阻碍了新文化的生长。那就是基于科学的文化。
  比如眼下,就应该用科学的眼光来打量山河。
  眼前这些红色岩壁很古老,它们生成的时候,地球还不知道,会有一种叫人类的智慧生物将会出现。地球只是遵循造物主创造宇宙的规则在塑造自己。那些岩石,有地球生命史上的几千万年的岁月沉淀其间。那时,这些高耸的地表还是一片汪洋。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缓慢沉积,崖壁上那些横向的纹理,正是沉积了千万年的岁月。
  这种地貌,地质学上叫红层,也称丹霞。
  有手机信号了,在车上现场百度。百度百科说,在我国,这种红层地貌,主要是指中生代以来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以及新生代古近系的湖相或河相沉积。眼前,累积的是地球史上沧海桑田间数千万年以至上亿年的时间。
  峡谷的底部,浑浊的河水沉缓流动,从深山里带下来众多的泥砂。在平缓的峡口,河水呈喇叭状散开,泥砂沉积,呈扇面堆积,造出一个又一个洪积扇。同德县志在讲土壤时,讲到一种新积土,即是指此。定义是新近的河流冲积物或洪积物上发育的土壤。此种新土面积不到全县面积的百分之一,却是短时间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造成新的地貌。
  继续往峡谷深处去,越往河的下游,往年的新积土上开始出现植物,草和柳,从星星点点,到全面覆盖,不过十几分钟,六七公里车程,峡谷的最深处,水流已经掩映在高山柳林中,变成一股白浪翻腾的清澈湍流了。
  停车,跨河过桥,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什么鸟在林中连续不断地大声鸣叫。似乎是某种噪鹃,但它藏身于密林中间,真身不见,不敢确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