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墨耘·曾广闲文专栏
榆林大地上的窑洞庄园(5)
○ 墨 耘
  黄土高原上的胜迹:米脂杨家沟马氏庄园
  不同于党氏庄园的建筑艺术之精湛、姜氏庄园规模之宏大,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沟壑梁峁之间,还隐藏着一座融合中西建筑智慧的窑洞庄园——米脂杨家沟马氏庄园。这座宏伟建筑群,不仅是陕北地区建筑最宏伟、技术含量最高的窑洞庄园,更因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特殊地位而被誉为“新中国曙光升起的地方”,早在2001年6月25日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沟马氏家族的崛起,是一部典型的晋商迁徙发展史。明朝万历年间,马家先祖从山西临县渡河来到陕北绥德马家山,经过十几代人的经营,至 18世纪中叶已成为陕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地主集团之一。马氏家族通过“以商养农”的模式,将商业资本转化为土地资本,在杨家沟一带拥有广袤田产,形成了多财善贾的名门望族。
  1929年,留学日本的马氏后人马醒民在马氏旧庄园之上的山坡上开始建造新院。这位同济大学建筑工程专业出身、拥有留学背景的知识分子,将西方建筑理念与陕北传统窑洞建筑技艺完美融合,历时近十年完成了这座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庄园主体。建造过程中正值陕北大旱,马醒民“以工代赈”进行建设,既解决了灾民生计,又确保了工地用工,体现了传统乡绅的社会担当。庄园整体由老院、新院和最高处的依仁堂三部分组成,依山势分布在错落有致的三个山体的平台上。
  老院是典型的窑洞式四合院,采用“明五暗四六厢窑”的格局,代表了陕北民居的最高规制。这座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的四合院式窑洞建筑群,院落方正有序,布局严谨,功能完备,是马氏家族早期居住的核心区域;建筑风格质朴厚重,窑洞冬暖夏凉,体现了陕北传统民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