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卖 菜
○ 任佳
  “倩倩,我忘了买生姜,你能不能跑个腿给咱去买一个。”
  “妈妈,把你手机给我,还要买啥,我一块买了。”
  我解开围裙,好奇地凑了过去。只见她打开手机美团,选择超市便利,再选择中意的超市,时令蔬菜、新鲜水果、休闲食品等,按照类别划分得清清楚楚。她轻轻地点着,将需要的东西加进购物车,接着结算、付款,坐等收货。
  看着倩倩熟悉的操作方法,我的脑海中不由想起了小时候的卖菜经历。
  我的老家在铜川耀州的一个镇子上,那里的人主要以种菜为生。记忆中,母亲不是拉着架子车,凌晨两三点赶路去往耀州县城的批发市场,就是骑上自行车,将两个分量相当的大笼放在车后座上去县城的零售市场。不管是批发还是零售,母亲回来总会给我买一个6角钱的油酥饼。每当我咬下第一口时,那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于是,好几次我都央求母亲卖菜时将我一起带着。然而,母亲要么以半夜我睡不醒为由,要么就会说卖菜有多辛苦,以打消我的念头。
  母亲越是这样,越激发了我想卖菜的好奇心。最终,母亲拗不过我的软磨硬泡,带着我一起去卖自家种的空心菜、韭薹、长豆角等。到了菜市场,母亲找好一块地方,将自家的菜各自拿出来几把,整整齐齐地摆好,等待着买菜人光顾。只要有人路过,母亲总会热情地招呼道:“要不要韭薹(根据买菜人的眼神说菜名),新鲜的韭薹,伊伊钱一 斤,要不要来上一把……”而我,听着耳边传来的各种叫卖声,看着眼前形形色色的路人,时不时还能闻到各种小吃的香味,别提有多开心了。连着两三次都早早卖完了菜,我和母亲拿着卖菜的钱或者吃一碗咸汤面,或者吃点油条、油糕等喜欢的小吃,母亲骑自行车带着我和空笼,我一路歌唱着挥舞着双手。
  静静和东娟是我的邻居,静静和我同龄上初中,东娟相对小一点儿念小学。暑假期间,她们两个经常搭伴去卖菜,我看在眼里,很是羡慕。于是,我恳求母亲放手,让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卖菜。
  这一次,母亲没有反对。相反地,她知道我不会称秤,就和父亲将当天摘的长豆角一把一把地整理好,每把都按一斤捆好。第二天一大早,我和静静、东娟一起出发,临走时母亲嘱咐我:“每把一斤只多不少,我和你爸把秤称得高高的。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安全,不要饿着自己……卖不了就回来……”没等母亲说完,我们早已消失在了巷道口。
  到达菜市场,我将长豆角一把一把地摆放整齐。凡是有人经过菜摊前,我就会学着母亲的样子说道:“要不要豆角,新鲜的豆角,伊伊钱一斤。”很多买者看我们年龄小,都会象征性地买一点,也有挑来拣去不买的,各种讨价还价的。总之,刚开始时还是比较顺利的。渐渐地,到了中午时分,我和小伙伴们的菜还没有卖完,菜市场内买菜的人寥寥无几,静静和东娟就拉着我走街串巷。她们在前面骑着自行车,我尾随其后,随着她们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我硬是不敢出声。只能等她们吸引来了买者,我才会顺便问问是否需要长豆角。
  时间滴答滴答地走着,汗珠一滴一滴地流着。我们走过了一个又一个街道,人变得越来越少。太阳直直地炙烤着大地,我们又累又渴,大家心照不宣:没有卖完菜才舍不得吃喝呢,也不愿将剩下的菜拿回家。就这样,她俩用嘶哑的声音继续叫卖着,我一遍又一遍地鼓足勇气,可当喊声一到嘴边,就又被咽了回去……反复多次,也没能出声。我只能紧紧地跟着她俩,随着她俩的吆喝,我也只能在心里大喊着。最终,我们将手中剩余的菜便宜卖给了好心的饭店。
  有了第一次卖菜的经历,慢慢地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有时,我会被城管追着满菜市场跑,与他们打游击;有时,实在卖不了的菜,我会说尽了好话,与旁边卖小吃的置换……
  小时候卖菜的场景一幕幕地在脑海中闪现,突然,一阵阵门铃声将我唤醒。我看了看表,不禁惊呼:“这也太快了吧,还不到半个小时菜就已经送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