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10日
白鹿原上的古镇
○ 周养俊
  白鹿原到底有几座古镇?这是我不久前与王心剑老师闲聊时知道的。王老师是白鹿原上人,他对这座塬有深厚的感情,对这座塬也有深刻的认识和研究。他告诉我,白鹿原有五座古镇,蓝田三座,前卫、安村和孟村;长安区一座,炮里乡,现在叫炮里街办;灞桥区一座,即狄寨镇。名气很大的焦岱镇还不在白鹿原范围之内。
  前卫镇是我去得最早的一座古镇,那年我十二岁。那是一个冬天,听人说前卫的猪娃便宜,祖父推着独轮车带我到前卫去赶集。前卫距我们村约三十华里,去的时候要上坡,回来的时候却一路下坡。记得去的时候,我一直牵着根绳子帮祖父拉车,回来的时候,我多是跟在后面跑。天很冷、风很大,我却跑了一身汗。祖父年轻时经常进山路过这里,对这一带地形路况很熟悉。他告诉我,前卫隶属于蓝田县管辖,在蓝田县的西南方。距离安村、小寨、焦岱和长安的魏寨、炮里都比较近,和孟村是连畔种地。我问这里为啥叫前卫,祖父说,听说古时候这里驻扎过军队,具体不详。路上祖父给讲得最多的是牛兆濂的故事,主要是说这个大才子上识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是个大能人。
  我年纪小,那年月又缺吃少穿,自然关心的多是吃的东西,祖父告诉我,前卫最好吃的是饸饹,另外还有神仙凉粉。还说前卫街上最有名的是“担子饸饹”,这家人祖辈都是挑着担子卖饸饹,分量足、味道美,深受当地人喜爱。祖父答应下次去前卫一定给我吃饸饹和凉粉。一年后的一天,祖父又去了前卫,独轮车推回来的是一大筐做神仙凉粉的树叶子。第二天早晨,祖父早早起床洗树叶,按照别人教他的办法做了四五脸盆装的凉粉。这种小吃有点苦涩味儿,但是配上蒜汁、芥末、辣椒、醋水也很好吃,在那个困难年代也算是美味。这种凉粉我吃了不少,“担子饸饹”直到50年以后一个夏天,我才在前卫街上吃了一碗。
  去孟村镇,是在前卫街上吃饸饹之后去的。那天时间充足,离开前卫,我和几个同学翻过鲸鱼沟就去了孟村镇。我们打算吃孟村镇上糖糕的,意外地见识了孟村的糕子、曲连和花馍,并且通过当地朋友了解了孟村历史、地理和文化,收获很大。
  孟村镇在蓝田县西部,鲸鱼沟北岸。东与安村镇相连,南至鲸鱼沟与前卫镇相望,西与灞桥区狄寨街道接壤,北至灞河南岸与洩湖镇相邻。宋朝时因此村多孟姓得名孟村,清朝曾设孟村镇。解放后,因镇政府驻孟村街而得名。
  孟村镇出过不少有名的人物,唐代中叶著名的画家韩干;明末闯王李自成麾下大将刘宗敏;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国防科委副主任的赵启民;陕西省原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赵伯平都是孟村一带的人。
  安村镇我没有专门去过,记忆中路过过一次。从蓝田朋友口中得知,安村是宋代以安姓居蓝关至白鹿原间的古道口,得名安道里,后称安村镇。
  安村镇也是蓝田县管辖。新中国成立初为鹿走乡,1958年建鹿原公社,1961年建安村公社,1984年改乡。有蓝(关镇)汤(峪)公路和沿山公路经过。
  炮里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我家亲戚、同学住在炮里许多村子,所以我去炮里比较多。很早就知道炮里在白鹿原上,地处长安区东南,东与蓝田县相邻,南接鸣犊街道、魏寨街道,西、北与灞桥区狄寨街道相望。
  西周时鲍伯公封地于此,又叫鲍里。北宋太祖年间,因造土炮,鲍里始谐音为炮里。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为陨庄里,后仍沿用炮里。
  炮里境内有伯夷、叔齐庙,唐开国功臣殷开山庄园遗址郧庄等名胜古迹。每年春季,满山遍野都是油菜花,很是好看。人文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汉家离宫、唐家园林星罗棋布,也是道教文化发祥地之一。
  狄寨街道是西安东郊的历史名街道,近几年我去得比较多。
  狄寨街道地处高原,原面开阔、地势平坦、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民风淳朴。
  狄寨街道农业和乡镇企业发达。农业以生产优质小麦为主,多种经营有苹果、西瓜、大樱桃,面积达3000多亩。乡镇企业的私营企业最具特色,实现了乡镇企业创业和经济腾飞。
  狄寨镇,旅游文化资源丰富,鲸鱼沟、汉薄太后陵、狄青营寨遗址等历史人文资源丰富,打虎潭等三座水库点缀境内,湖光山色,气候宜人,是西安市近郊旅游避暑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