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缕阳光拨开云雾,一枚枚浅绿、淡黄的叶子从杯底浮起来,轻轻地啄着唇齿。在山泉水的欢腾和沉默间,清香包裹了淡淡的苦涩,暖暖的胃轻吐着回甘。
冰雪融化,土壤慢慢地有了墒情,根系开始汲取湿润。从西南到华南,从江南到江北,老茶叶子的颜色渐渐变得明亮,嫩芽儿悄悄地从夹肢窝里探出头来。
春天如期而至,从明前,到雨前,是一场关于成长和节令的竞赛,纷纷争抢着一芽、二芽、三芽的名次。播种和收获邂逅在指尖上,所有的偶遇都写满了对生活美好的憧憬。
茶本嘉木,或生发于山谷,或栽培于沃土。观其干,质密而坚,为印章之良材;赏其花,艳而不妖,幽香而绵长;食其果,脂丰油腻,有抑菌抗氧之佳效;品其叶,云雾涤荡心灵,执着冰释于豁然。
追思繁衍,同步传承。神农果腹之粥,春秋餐菜之配,两晋羹饮之炊,唐宋贡茶之兴,渐成绿、黄、白、青、黑、红之类,色、香、味、形大成矣。西龙翡翠、雀舌栗韵、碧螺娇羞;蒙顶、霍山黄芽齐名,北港、鹿苑毛尖争辉;未杀青揉捻,牡丹之姿、薄雪之态以安吉为最;北苑乌龙、铁色观音、武夷红袍稀于凡品;正山小种、祁红、滇红,吉岭果香莫不源于安徽;黑褐且浑发酵于马背,云南普洱,历久弥香。
穿越茶马古道,往事在秋天里浓郁,恬淡在夕阳中沉淀。《僮约》伊始,《凡将篇》出,《茶经》《茶录》《大观茶论》皆为专著。炉火煎煮,古寺梵音,诗意在禅悟中雅俗共赏、悠远流长;汤白盏黑,明心见性,寄语本色真香,荣辱不惊,喟叹甘苦自怡。
安康为山南之境。茶因香高味浓、醇厚回甜、生态硒养而奉为佳品。吾常以为而不争自诩。以此为邻为友,感其入口甘洌不夺本味,富含硒质偷润众生,亦贪其色泽清丽,形展于缱绻之状,常饮甚爱之。
有友筱波善为茶事,余无力以助。思茶之性,乐见其成,班门弄斧以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