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温泉就在天山脚下,就在比我低的一个地方:月亮泊。泉水汩汩地喷涌,永不停歇,似乎它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我遁入清澈的时候,总要闭上眼睛,享受这些碧蓝碧蓝的感觉。好像这些温度,就是我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坎坷不平的皮肤上面,到处浸透了它们张望我的眼睛。
透过微风掀开的布帘,似乎天山离我很近。它高高地耸立在视野的远方,天山之巅最高峰托木尔峰在那儿,就像与天连成了一体。天山上的雪是洁白的,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当我凝视它的时候,它是有形的。高傲的态度挺立在云端上面,目光的重量是冷冰冰的,激昂的情绪深刻在目空一切里,仅仅是为了千年的满足吗?天山已经穿越了人类几个世纪的生命,冻结了这里的温度,这就是它的非凡之处。甚至,就连草也都与众不同。
这种遥望天山的感觉,似乎已对生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近些日子,水土不服的我,在天山的强力支撑下,已经好了许多。从此,天山与我形影不离,相处十分融洽。如今,我已在天山的呵护下,渐渐地适应了这片土地,腰板硬了许多。
天山就像附着在生命里的一种信仰,从凤凰涅槃中一旦走出来,真正的高度,就能够得以全面恢复。生命有时走到极致的地方,或更低的某一处,就会意外发现到它的座右铭。这就是凝望天山时,我所能够想到的一点启示。
由于天山长年覆盖在冰雪下面,它自身的温度,就会顺从歇斯底里。这是大自然造就生命的需要,是人类无法抵御的,无法反对的。亿万年前,地下岩浆冲腾天空的时候,它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信念,从来没有停止过。它时时刻刻汹涌着,奔腾着。地球的引力在支配着它,这些有温度的冰山,就像洪水一样蠢蠢欲动,悄悄地到来的时候,却是汩汩的泉水……疯狂于漫长的奔波之中,早已精疲力尽,冲腾的速度渐渐地缓了下来。
生态和自然,就是在这种良性循环下,满足了世间万物的需求。有时看似歇斯底里、利令智昏的举动,其实,人类在感受它的时候,却是温柔的,却是顺从的。无论何时何地,这种万变不离其宗的需求,或者说以不变应万变的规律,就是天山告诫人类的大智慧。在这种相互作用的启迪下,人类得到了,满足了,回报大自然的想法,自然而然,随后就会产生。比如月亮泊温泉,它执着于这样的循环,附着于一切生命身上。
人类在这样的温度里,就像触摸到了天山的热情。这种人与大自然的平衡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如果一旦打破,毁灭性的灾难,就会在某个时刻突然降临。这可不是人类的意志所能左右的,违背了这样的规律,就是背叛了生态的游戏规则。那些肆无忌惮的突破,美好的夙愿,因此而会走向反面。或者说在某种环境里,一定要敬重大自然,尊重人类与生态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这样的话,温泉里的水,就是天山在以自己的个性和方式,维护人类的尊严和健康。
飞越天山的鸟鸣,仿佛大自然的谆谆教诲。天山脚下绽放的野花,犹如它衣饰上的装饰和花角。常规状态下,温泉之水,意味着天山的力量和态度。尽管它的形状是随形的,是可以随意改变的,但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它服从了重力,从而隐身于人类的意识形态。这样的观念,虽说来自于地下断层深处,但九曲之水,依然欲罢不能。当它现身地表的时候,仪态是温文尔雅的。疯狂的力量,几乎已经丧失殆尽。
天山不动声色之中,就已经使它的脚步狂奔不止,或冲腾,或凶猛;或激荡,或迂回;或平静,或滞留……但千回百转,终归是要所向披靡的,是要勇往直前的。于是,人类就利用它这一点,随心所欲,就把它引向了生态保健的环境里。故而,在它汩汩地喷涌下,人们悠闲地感受着它的速度和飞翔。其目的,就是欣赏一下,从天山坠落下来的温度。所以,这就是天山灵魂之所在。
天山在一个生命的大平原上,起伏跌宕,缓缓而动。随手掬起一捧,天山就会展开翅膀,从我的指缝间飞翔出去。但偶尔一瞥,目光所触及到的,并不是那么寒冷的,它是有温度的。于是,手上掬起的,身上滞留的,发丝上湿漉漉的,目光里纯洁的,都已经浸透了天山的味道:温度。
天山在我的生命里是极为不安分的,或者说它微微抖动一下,就会使灵魂深处的某些东西,天崩地裂。就像从天山带回来的这块石头,轻轻触摸它时,它的脸颊上,迅速泛起一片红晕。因为,它是来自天山的温度,它是有生命的。它是我思念里触摸不止的天山啊!深夜的梦里,常常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