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以后,就有一种心情,第一场春雨该来了。
往日的年,我见过多次的“瑞雪兆丰年”,近几年却是“暖阳兆年丰”。哲理的中国农谚,怎么说都是“好兆头”,这既是百姓对新春的表达,也是民间对新年的心情。农谚说“腊月三十下雪,正月十五下雨”“腊月三十天晴,正月十五观灯”。今年正月十五,城乡灯火通明,猜灯谜,玩彩船,耍狮子,摆龙阵,这放开后的春节,还真是热闹非凡。
这样热闹过后,我走进城郊的农田,才知道农民的心情,急切期盼一场春雨。山乡田野,自去年吃过腊八粥后,一直没下过一场透彻雪;临近过年的大寒时节,也只飘了稀稀拉拉几片雪花,然后天天不是阴天转多云,就是多云转晴天。
正月廿一这晚,我与往常一样,关上门窗,拉好窗帘,调开电热锅炉,孤守台灯下,着笔思考一场春雨的到来。干涸许久的心里,梦想与一场春雨相约。这一梦就真来一场春雨,与一场冬至下大雪一样,在深夜的时候,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来临。多亏妻子去闺蜜家回来很晚,让我相遇了今年第一场春雨。
手机显示23:30,妻子进门就说:“你着急的春雨,今晚下下来了!”“这是真的吗?”我放下手中墨笔,鼓眼瞅着她,“天气预报也没雨,出门我送你还是夕阳霞光,这才几小时,就下起雨来了?”我摇摇头。妻子盯我眼神,听我一番话,看我还摇头,是那样的不相信,她索性三两步跨到窗前,一把扯开窗帘,推开玻璃窗,“唰”的一股冷风涌进屋,随着“淅淅沥沥”的雨声灌满双耳,一家人立刻站起来,“真的下雨了!”异口同声地惊讶。“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我一边念叨,一边走出家门。下楼来到小区场院,伸出胳膊,展开手掌,迎接第一场春雨的沐浴,感受新春新雨的新鲜气息。
这雨下得真巧,昨天没下雨,今晚雨下来,还真是人间吉祥天照应。农谚说“不怕二十晴,就怕二十淋”。正月二十是民间的补天节,也叫天穿节、填仓节。传说水神和火神打架,把天捅了一个大窟窿,女娲炼了一块五彩石把这个天窟窿补上了,这就是传说的女娲补天的故事。若是二十下雨,就会“天漏”。故而农谚说“正月二十淋,必定会滥春”。农事“滥春”就是连阴雨,春种种不下,庄稼长不成;因此就有“天若滥了春,人间饿死人”的民间俗话。反之农谚说“正月二十晴,今年好春耕”,这样“天不漏”,就有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古诗句。这场雨绵延到了农历的正月廿二子时,是多么及时又逢时。
借着窗透的光,一排排路灯的亮,我看这春雨像个害羞的姑娘。静静凝望她,轻轻柔柔从天而降,飘飘然然浇湿楼房;扭扭捏捏贴近树梢,慢慢悠悠染透花草;点点滴滴融入池水,不经意亲吻了我的脸庞。今夜一场春雨,那是春雪的性格,不紧不慢、不浓不烈,细小干脆、细声轻音,有滴有粒、有寒有香。我就这样与春雨为伍,润了头发,湿了衣裳;感觉是一种享受,是一次沐浴;让人心情爽朗,胸怀徜徉。
“春雨贵如油”,我体验到也明白了“贵”的含义。看那田野,一片片油菜株身含苞;望那山坡,一块块麦苗正拔节孕穗;见那梁上,满是带苞绽放的豌豆花、胡豆花,那些冬季枯枝的落叶树,芽孢正待水分滋润;还有一冬枯涸的溪水泉眼等等,天下万物都渴望一场透彻的春雨。而今晚这场雨,就在这人静夜深中,轻轻盈盈地款款而下。我身临其境细听,正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心怡这场春雨,正如民间农谚:“春来及时雨,夏收粮油储”“一滴春雨一颗粮,一场春雨粮满仓”。
不能不说,这一场春雨,呈现了一道风景,是山水尽欢。不能不想,一番春雨过后,无数生命重启葱翠的蓬勃,是生机盎然。不能不知,一场春雨一层暖,风物净明情怀满,是和风惠畅。不能不晓,一季春天,就是一年最好处,是风和日丽的景象。
心动一场春雨,让我浮想联翩:天意春风,地宜春雨,人怡春思;甜笑春花,潮弄春水,心动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