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婆婆七十八岁了,时光已将其高挑俊美的身姿冲刷得蹒跚与龙钟,昔日的手脚麻利与在家里的叱咤风云亦随岁月而逝,取而代之的是每日复制着孝顺儿女为其精心安排的幸福晚年,只是急躁的脾气依旧不老。
老公回家来说婆婆近日又大脑程序混乱,逮谁训谁,凡李姓家人无一幸免。窃喜着我那被一家人宠成儿童般混沌样的婆婆的任性,趁着周末休息就跑回家去看望她老人家。进婆婆家门的时间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多了,一边换鞋一边对着婆婆高声喊叫:“妈,我赶着回来吃中午饭了。”婆婆笑着从客厅迎出来说:“就是在等着你回来吃饭呢。”问婆婆最近还好,婆婆说肩周炎犯了,两只胳膊疼得穿不上衣服。我急忙接话道:“这老天可真是不长眼,妈都得过一次肩周炎了,怎么就让我们家老太太受二茬罪呢?”这时候家里的小保姆过来对我说:“奶奶胳膊疼得厉害,可今天还擀面了。”婆婆就解释说她实在不想吃外头买的面条了。
婆婆的手擀面是她一生的强项,面和得硬,擀得匀,切得细,捞到碗里光滑柔顺,吃到嘴里筋道无比。说真心话,我这童子功的擀面技术,在婆婆眼里那是连及格的分也给不了的。只是这几年儿女们呵护老妈,找了小保姆打理家务,再就不让婆婆擀面了。看了当天婆婆擀的面,依然是宝刀不老,风采不减当年。
当一家人坐上饭桌,大伯哥端着面碗对我说:“早上接完你的电话,咱妈一听你要回来,立即从床上跳下来就去和面、擀面,我们今天可是跟着你的待遇享受美食了。”我瞪大了眼睛问:“真的吗?”小保姆即刻在旁佐证道:“就是的。奶奶本来在床上睡着呢,你打电话说要回来,奶奶立即就起来了。”
原来,这才是婆婆当天擀面的真相!
我赶紧低下头,和着泪水、就着慈爱、伴着感动吃完了一碗幸福无比的手擀面。
给婆婆做媳妇二十多年了,相处如前世的母女。所以就骄横着她对我的宠爱,放纵着她对我的迁就,任性地“倚懒卖懒”却从不担心会招来婆婆的埋怨。被老公欺负了就找婆婆申诉评理,婆婆有了烦恼,就做一个甜甜的开心果哄她老人家高兴,其情浓浓,其乐融融。
我无意渲染和婆婆的相处之道,哪一个屋檐下的日子都缺失不了锅碗瓢盆的交响乐章,但是有一句俗语叫“两好搁一好”,这是我和婆婆经过几十年相处亲身实践验证了的真理。善解人意——在婆媳关系中就是凡事换位思考;真诚以待——在婆媳相处的日常里就是简单直白揣一颗真心去彼此相待。如果说我与婆婆之间也有常人所言的斗智斗勇,那就是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上不用语言表达心里却暗中较劲地想替对方多做一些承担。倘若碰上婆婆与她儿子之间发生争执,不论是非对错永远与婆婆保持统一战线,在成年儿子面前,婆婆就是弱势群体,必须挺身相助让婆婆不觉孤立,何况母子之间的矛盾是血缘内部矛盾,那才是没有隔夜的仇呢,母子连心是最人性的法官。
我没有做过婆媳关系的社会调查,更没有对婆媳相处之道进行过立项课题研究,只是就我自己为人之媳一场的亲身体会,其经验就是:不把婆婆当亲妈,在亲妈面前无所顾忌地使性子、耍脾气,在婆婆面前全部屏蔽;媳妇也不做亲女儿来待,可以毫无来由地抱怨训斥女儿,媳妇面前却是永远地礼尚往来。我以为,这才是婆媳关系相处的王道。
感谢命运,感谢我有一个与我心意相通处处宠我的婆婆。一碗手擀面的恩情就足以让我念怀一生。假如人有来生,我会央求婆婆下辈子还做我的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