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09日
一 段 不 能 够 忘 却 的 历 史
○ 伏 萍
  秋风送爽,天清云淡,瓦蓝瓦蓝的天庭覆盖在内蒙古南地新村。这里变了,有了绿的生机,以往的“干打垒”几乎不见踪影,只在村子的一角还留有它的痕迹,如同岁月老人,述说着航天四院人六七十年代的创业与艰辛。
  这里有一座单身楼,取名“南四栋”。一群天之骄子,从高等学府、从军队院校及各大工厂集结到这里,从零起步,土法上马,开始了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事业的研制。
  南四栋完好地保留着它原有的模样,只是墙壁粉刷一新。它是一座两个单元三层楼高的旧式建筑,房间里没有自来水,没有卫生间,要想洗脸做饭上厕所,都得下楼来解决。想当年,杨南生副院长及年轻的四院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冒严寒、斗酷暑,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放飞中国的“固体”第一梦。
  杨南生夫人严平老师与我们同行。“南四栋一单元二楼二号,”她喃喃自语:“先生啊,咱们到家了你知道吗?”随后便小心翼翼取出杨南生的遗像,贴在胸前:“太好了,咱们上楼去家看看。”
  楼道晦暗,没有灯。严平老师捧着杨南生的遗像,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先生,这就是你不能释怀的地方吗?这就是你和战友们放飞中国“固体”第一梦的摇篮吗?
  只可惜,屋里没有人,无法感受到里面“家”的气息。严平老师驻足门前,仍然自言自语:“这样已经很好了,先生终于回到了他曾经生活过、战斗过的地方,他没有遗憾了!”然后回转身,让我为她和心爱的杨先生来一张“回家”的合影。
  一位老专家指着试验现场一个小小的窗口对我们讲,当年条件简陋,没有现代化的跟踪仪器设备,所有的观察全靠人的肉眼和经验。而观察窗与发动机只一墙之隔,如若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安全,不允许任何人靠近。但杨南生副院长为了获取更为精准的实验结果,好几次冒着生命危险站在这里,透过窗口观看试验结果,在失败中探寻,在成功中提高……听着这样的讲述,再看看眼前这个支离破碎的小小防弹玻璃窗,曾经那些惊心动魄的场景早已历历在目。
  这里是一个神秘而陌生的领地。严平老师完全没有想到,我们国家最最高精尖的火箭动力研制是在这样一个艰苦环境下完成的,三三两两、人员稀散的厂房里完全没有她想象中的轰轰烈烈,有的只是无怨无悔、默默坚守。这之前,她作为新华社知名记者,采访过无数的专家学者,对伟大的科学家们心存敬佩,而现场的一幕幕却让她由衷感慨:他们长年与荒凉和孤寂为伍,却默默无闻地坚守着一个关乎国家尊严的重镇,无私奉献,不嫌弃不放弃,让无数科学家的宏伟蓝图及设想成为现实,而他们却永远是那么谦恭,与名利无争,甘守清贫,尽职尽责……严平老师再次取出杨先生的遗像,郑重地搁置在某大型火箭发动机旁,她要让杨南生的身影融入这个魂牵梦绕的群体,亲临现场,指挥作战。这里是他工作过的第一线,这里是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腾飞的故乡……
  立于某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旁,我们仿佛看到杨南生副院长昔日奋战的身影,他顶着“特务嫌疑”的帽子,强忍坐骨神经痛的顽疾,骑着那辆永久牌自行车,不顾“白毛风”“刀子雪”,亲临现场,指挥作战,让“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升空,让这里成为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腾飞的摇篮……之后,转战南北,我们在秦岭山脉、灞河之滨延续着祖国的飞天梦想,有了前辈们的奠基,无数的宏伟蓝图及设想才成为现实,卫星绕天,飞船探月,神剑护航!大吨位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威震寰宇,强了军威,壮了国威。
  这就是历史啊,一段不能够忘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