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我住的小区不远,有一座公园,驻地的人都叫高新公园,公园门口却写着“世纪公园”四个字。
上班的时候,我经常步行从公园的小路穿过,可是从没观赏公园的全貌,退休后到公园散步,才发现这公园实在是太小了,早晚人们想在公园跑步都很难,大家只能一个跟着一个走,真是名副其实的“散步”。
据说这地方原是蒋家寨村的庄稼地,当时主要是种蔬菜的,后来被公家征用建了公园。公园的中心有一汪水,两边是两座山包,山包是挖这湖挖出来的土堆积的。
这洼水被称作湖,确实勉强,因为这所谓的湖比我们老家的涝池大不了多少,只是形状好看,周围有装饰,晚上环湖还有各种灯光照耀,夜景是非常好看的。湖里面种有旱莲、水草,养有各色锦鲤。春天的时候,还有许多蝌蚪跑出来,吸引得孩子大呼小叫,拉着大人要去捉。冬天的时候,锦鲤不见了,一群白鹅摇摇摆摆走进湖中,“嘎嘎嘎”的叫声使得冷清的公园有了些生机。
湖两边是两座小山包,山包上长满了各种树木,有槐树、玉兰树、樱花树、大叶女贞、石榴树,还有冬青、石兰、小叶女贞等灌木,一年四季都有绿色。山顶上有供游人歇脚的石凳或者长椅,经常有人在这里休息、喝茶或者聊天。还有不少学吹笛子、拉胡琴和练习唱歌的。树丛深处是恋人活动的地方,这地方来的人少,特别在冬季。这几年,冠状肺炎肆虐,山顶上聚集的多是打扑克的人,不少人一待就是大半天。我曾见过一个患嗓子病的老人,他每天早晨都在山包上唱秦腔,因为嗓音不好,唱得也不在行,人们都很反感,忽然一天听不见这难听的声音了,大家又都发出了唏嘘之声。
公园里还有几处空地,这是大家活动的地方,有跳舞的、打太极拳的,还有练习走模特步的,人群在变化,地方却一直空不下来。特别是湖边一块最大的地方,早晨六点钟就有人打太极拳了,据说这种太极拳叫赵堡太极拳,发源自河南陈家沟,一位李姓拳师抗日战争时期把赵堡拳带到陕西,如今徒弟遍天下。现在的这个师傅有理论有实践,教得也很认真。这群人多,多数是上班的人,他们要赶早,打完拳还要去上班,不能迟到。这群人走后,是一群打杨氏太极的人,这群人以老年人居多,活动的时间比较长,一般在九十点钟结束。因为他们多数要去超市买菜,做中午饭。下来一段时间,就是带小孩儿的老人上场了,他们有的抱着孙子,有的用小车推着孙子,有的手牵着孙子,在这小小的广场上尽情玩耍。他们都带有孩子吃的食品、喝的水,是没有时间限制的,除非谁接了电话,才带着孩子离开。
世纪公园小,树木花草却不少,就说花吧,冬天有腊梅花,一开春玉兰花盛开,接着山包上的迎春花就睁开了眼睛。迎春花还没凋谢,樱花就开了,红的、粉的、白的,一树一树地开,这公园很快就成了花的天下,到处都是香甜的味道。
我最喜欢的是公园东北角的丁香、公园南边的桂花和一种至今也叫不上名字的花,他们花期长、花味儿香,都带有甜甜的味道,远远就能闻到。
深秋季节,公园里还有数量很少的菊花,白的、粉的、黄的、紫的,在寒风中抖擞精神,分外好看。公园西南方向有几十棵银杏树,树干笔直,枝叶茂盛,每年秋末冬初,都会落下一地金黄,金灿灿、黄亮亮,吸引得无数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一些爱美的女人穿着好看的衣服来这里与银杏树叶合影,其场面也令人感动。
最近,公园的管理人员又在补种花草,把园内的大小路径都铺上了彩色的软胶皮,使冬天的公园又有了新的景致,早晚的游人比以往更多了。
这一段时间,我每天都会去公园散步,渐渐地就喜欢上这小小的公园。这公园的山水、花草树木,这公园暖暖的太阳、和煦的风,都让我感到惬意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