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30日
盈盈杏河水
○ 杨 岚
  我家乡的小镇旁有一条不大不小的河,不知是镇因河得名,还是河因镇而得名,镇是杏河镇,河叫杏子河。
  在我的记忆里,她并不是一条小河,河道平坦宽阔,河水盈盈,水流不徐不疾,天气晴朗时,阳光打在水面上,像镜子一般,晃得人睁不开眼。
  河边平日里人烟稀少,河水缓缓流淌,静如处子,默默地守候在小镇的不远处,使这个清寒的小镇有了几分灵气,无意中,也给小镇平添了几分明净与几分美丽。
  每年到了溽暑天气,大人们会带上孩子下到河里去游泳、捉小鱼与小蝌蚪;冬天冰封了水面后,孩子们又会成群结队地带上冰车去河面上滑冰。早些年小镇的经济比较萧条,没有幼儿园与游乐场,这条河,可能就是孩子们心中的伊甸园了。
  杏子河流淌在离小镇不远处十几米高的红沙石山沟里,山崖的最高处可达几十米,岸边没有树木,镇上唯一的一条公路沿着石崖边平行于杏子河横穿过小镇,将小镇分割成了两半;唯一的一所中学——杏河中学,我的母校,就坐落在离杏子河东侧不远处的马路旁。马路上整日车流不息,每逢集市,人声嘈杂,小商贩们的叫卖声、汽车的马达声与鸣笛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坐在教室里听得清清楚楚。所以,校园里并不十分宁静。为了远离这些噪音,下午吃完饭后,有些同学喜欢悄悄地溜出校门,坐在河边的大石头上,听着缓缓的水流声温习功课,那些早恋的同学,偶尔也会偷偷地去河边约会。
  我对杏子河有种特殊的感情,记得那年中考前的一段时间,我住在杏子河大桥边的姐姐家里,每天早晨六点钟,我都会准时到大桥下的河边去背书。我手里捧着一本书,边背边沿着河边踱步,河水将我的身影倒映在水中,水中的倒影随着水波摇摆流动,看起来颇有几分曼妙,那时的我只有十几岁,偶尔瞥上一眼虹桥下水中的自己,不由地会想起陆游“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魂照影来”的诗句。
  中午最热的时候,怕在家里打瞌睡,我也会带上书本坐在河边学习。夏天的河边安静凉爽,使人头脑清醒,不容易犯困,万一困了,还可以随手撩一捧水来喝,或者用清凉的河水洗把脸,人立即就会变得神清气爽,读书也就很容易入心了。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常常会在黄昏的时候,一个人站在杏子河大桥上,望着桥下被夕阳染红的滚滚逝水而怅惘。
  杏子河存在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装点小镇的风景,她还是小镇的命脉,是母亲河,因为那时她是小镇唯一的饮用水源。多少年来,它用自己清凉甘洌的流水默默地滋养着这里的一切生灵,也迎来送往着坐落在她岸边那一所中学里的豆蔻少女与翩翩少年。每一年,都会有一批载着青春梦想的男孩女孩们,带着喜悦的心情踏过杏子河大桥,去了县城,或者更远的地方去追云逐梦,杏子河却始终以波澜不惊的眼神目送他们离开,又以哗哗的欢呼声迎来新的一批。她总是缓缓地流淌,淌过延河,汇入大海,携着不知多少人的青春越走越远,在她的记忆里,不知还是否存留着关乎我们青春的底片。
  时至今日,三十年已然过去,前些年回乡,每次路过杏子河大桥,发现河水在渐渐消瘦,今年回去时,发现她的身姿已细如脉管,几近干涸,河道两旁杂草丛生,甚至垃圾成堆,几乎成了一条臭水沟,全然不见了当年那抹俏丽的倩影。于是心头顿时会涌上一丝失落,一抹感伤,心想,难道河流也像我们一样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衰老枯竭吗?
  可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家乡的山里富有石油与天然气,开采时需要抽取大量地表水注入油井,迫使油面上升而方便抽取,杏子河的水也因此而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与污染,早已不能再饮用,以致即将干涸。
  如今的杏子河,就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瘦骨嶙峋,尴尬地躺在小镇的北侧,看得让人揪心。
  杏子河老去了,可她年轻时美丽丰盈的模样偶尔还会出现在我的梦里,也不知为何,梦中的杏子河总是一片汪洋,或是水势凶猛,我时常站在岸边迷惘徘徊,找不到渡口,从来没能渡到彼岸去,成为我梦中永远也蹚不过的一条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