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18日
甑糕
○ 小米
  甑糕是西安的特色小吃,甑是古代的一种器皿,早期甑糕是在甑中蒸制而成,因而称之甑糕。在陕西各地的叫法不甚统一,有的地方还称为镜糕,容易与糯米粉蒸制的镜糕混淆,实则是两样吃食。
  虽说甑糕的名称不同,做法却是一样的,皆是用糯米、红枣、芸豆蒸制而成,芸豆、糯米需要提前浸泡,蒸制时再把米、豆、枣一层层码放好,注水之后猛火蒸熟,吃时甜糯可口、韧性十足,是我们陕西人钟爱的甜食之一。
  我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对家乡的食物自然是深入骨髓地挚爱。虽说自小不喜甜食,但对甑糕却是偏爱三分,吃时还嫌红枣不够甜,要撒上一层白砂糖才觉得过瘾。
  甑糕的起源可以上溯到黄帝时期。据《古史考》记载:“黄帝始作釜甑,火食之道始成。”可见,“甑”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产生。到了新石器时代,又有了“陶甑”,商周时代发展为“铜甑”。铁器产生后,“甑”又由青铜改变为铁制的。从此,“铁甑”就世代沿袭,流传至今。它形似圆筒,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置大口锅上,可以用来蒸制食物。
  据史料记载,三千多年前西周时期王子专用的食品“糗饵粉糍”演变成了后来的甑糕。“粉糍”则是在糯米粉内加入豆沙馅蒸成糕饼,吃起来有豆香味,及至唐代才改良发展为枣米合蒸。唐尚书令左仆射韦巨源宴请中宗皇帝“烧尾宴”中的“水晶龙凤糕”的色香味形与如今的甑糕一脉相承,应该是流传至民间经过改良的低配版本。
  再后来,西安城内的甑糕摊档多为回族人经营,那时是相对固定在街角巷尾的摊档。大多用三轮车装着约2尺深的铁甑,旁边摆放着可折叠的板凳桌椅,有食客时,头戴小白帽的回族大叔手脚麻利地打开蓝布包裹着的铁锅盖,热气腾腾的甑糕冒着甜蜜的香气,只见大叔手起铲落用薄薄的小铲子手势娴熟地抄出层次分明的甑糕来,一层枣、一层芸豆、一层糯米,甜蜜蜜、糯叽叽地让人不禁口涎欲滴。
  值得一提的是用来盛放甑糕的粗陶碗,棕红与米黄色相间的陶碗端在手上很有质感,与软香甜糯、红白相间的甑糕很是登对,可谓天作之和、食皿合一了,这种碗只用来盛放甑糕,不做他用,在物质比较匮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能有如此的审美与坚持,已经算得相当讲究了。
  1986年左右,我家搬到城西莲湖区五星街草场巷2号,我每天早晨步行上学经过的街口就有这样的甑糕摊子,当时一碗甑糕卖一毛钱,后来涨到五毛,再后来涨到一块,份量与味道多年来都是一样的。有时起床晚了来不及在摊档坐下来淡定地享用,回族大叔就用干荷叶帮我打包,一边走一边吃,路两旁的柳树抽出鹅黄的嫩芽,春天的风一阵阵吹过,一副少年不知人间愁的模样。吃罢甑糕,手上还留存着荷叶淡淡的清香,相当斯文清雅。
  多年之后再回西安,街头巷尾早已不见了甑糕摊儿,与姑姑在西羊市美食街寻见了最正宗的“东南亚”甑糕,原先的粗陶碗换成了普通无奇的白瓷碗,味道总体保持了原先的水准,枣还是那颗枣,米还是那粒米,豆还是那颗豆,却总是感觉缺了点啥。就似重逢的初恋少年,少年还是那个少年,却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心跳若狂,不禁令人唏嘘。
  也许,这就是生活与爱情的迷人之处,谁也不知生活赐予的下一块巧克力的味道如何,我们只有心甘命抵地永怀期待与希望,悦纳独属自个儿的悲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