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16日
陆树铭这辈子的福报
○ 许石林
  我与陆树铭先生是老乡,因此见面就多了几分亲近感。但一共也没见几次面,我也随别人称他为大陆。他个子高,块头大,的确堪称大陆。
  最早从西安话剧院院长严彬大姐那里听到他的名字。
  大陆为人质朴热情,无心机,很随和豪爽,交流到彼此坦荡处,他会非常舒心,你也能见到他最可爱之处。
  第一次在东莞塘厦的演艺学院见到他,就感觉他不像是能在演艺圈混的人。后来再接触,就越发感觉明显。否则,其为人若再鸡贼一丢丢,就不难利用其扮演关公的影响力走红、赚钱。要知道在南方以至东南亚,人们普遍奉关公为财神,换个人,能大做文章。
  他真是老实人!近几年越发随性,不知检束、不讲场合地唱《一壶老酒》,引人诟病。常常在自媒体平台刷到他唱这首歌,再看视频下面的留言,多有鄙薄揶揄者,就替他着急。要是在前十年,以我当时的直率,会告诉他应节制,换个曲子,多唱几首,多展示一下才艺,别总是一首歌。
  我理解他唱歌,是先图自己高兴。这种没有太多城府的人,兴致上来,就先图自己高兴,也不顾旁人的看法。
  大陆的离世,终年66岁。古人云:年过花甲,死不为夭。尽管如此,毕竟太年轻了,令人惋惜!又一次验证一个现象:历来扮演圣人作戏者,尽管非常虔敬,前后告罪祈祷,但最后结果都多多少少不太好。
  关于此,许多现代人是不信的,不信归不信,因为不信,那么因此多说几句也不妨——北京娄悦先生对我说:当年戏班儿饰演关老爷都要沐浴更衣,刘曾老(刘曾复先生)讲过一位京剧演员(忘了哪位了),在台上刚演完关公,到后台就去世了!
  毛进睿博士有文——过去名伶演老爷戏,有无数规矩。斋戒沐浴,禁绝酒色;以黄裱纸书写帝君名号,折成三角形放在头盔或箭衣里,称为“顶码子”;扮相也不能形神俱似,要在脸上“点破”,即勾画金线,或点一到七颗黑痣,以示自己不是真老爷;扮上之后,不能与人说话,不能让人称呼真实姓名,在舞台上更不能直呼关公名讳,直到演出结束焚烧码子才解除禁忌,还要初一十五去庙里给老爷还愿请罪,表示为了生计,不得已冒犯神明。这种种禁忌,《赞先生与找钱华》里,林正英就给元彪作了“科普”,他们出身粉菊花和于占元班底,本是自幼耳熟能详的常识。这些禁忌的目的是要阻断降神,戏曲源于巫术,演员却非乩童,为不损折福报,只能如此。这些禁忌也导致了很长时间关公戏的标准是与神像看齐,端坐不语,犹如圣龛中泥塑土偶。最早被称为“活关公”的米应先,只点破脸,不涂胭脂,口含酒水上台,酒劲上来,面如重枣,人皆以为显圣。心态虔敬,却呕血折寿,享年53岁,临终深悔不该多扮老爷。第二位被称为“活关公”的王鸿寿,改动髯口,并打破不能同时穿绿袍、画红脸的禁忌,务求形神俱似。76岁高龄,于上海演出《走麦城》,骑马疮破裂,鲜血直流,卧床不起,病故于红莲里寓所。第三位被称为“活关公”的李洪春,因有武术根基,将托名的关王十三刀搬上戏曲舞台,大获成功。他打破了关老爷睁眼要杀人的忌讳,将舞台塑造从圣化走向人化,然而始终坚持关公不是关圣,儒将而非猛将。也许是医疗条件的进步,也许是新时代横扫了一切牛鬼蛇神,老先生享寿92,弟子无数,是三人之中最长寿者。
  ——借此机会,将如上所言前人规矩禁忌录于此,备有心者参考。至于不信的,随便。
  网上立刻多了大陆的各种访谈视频,其中一则,不知道在什么媒体,自陈其早年坐牢故事,说得非常坦荡,他那时候所谓犯的罪,放在今日,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最让我感动不已的是,他说坐完牢回到西安话剧院,但不能干演员,他瞒着家里人给剧院打扫卫生,一扫就是两年!他的为人和性格都因此展现在剧院所有人面前。
  等到剧院排新戏,导演正是院长严彬,剧院召开艺委会讨论演员安排,严彬提议让陆树铭演男一号,请艺委会举手表决,十二个人,都不举手,严彬说:我同意陆树铭演男主角,我是导演,也是院长,我负责!就这么定了,散会!
  随后,让办公室用粉笔在剧院黑板上写上:某某戏演员安排:陆树铭……
  看到这里,真令人感动:严彬这就是有担当!想起《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俏平儿行权说的话:“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方是兴旺之家。若得不了一点子小事,便扬铃打鼓地乱折腾起来,不成道理。”
  从这里看,大陆这辈子算是很有福气,遇到严彬这位领导。一个人一生能遇到一个这种领导,就不知得了几世修行的福报。
  很多年没有见严彬大姐了,她应该退休多年了,向她致敬。
  再说回大陆,他不精明,不圆滑,身上也缺少供人狎昵之气,因此本质上不是演艺圈之人。他应该是读书人才对,他性格气质具有关学之人之质。在他最红的时候,我见他,与之交流,都发现他眼里神情中总有些许类似不甘、不尽意之惆怅,后来我想,他大概只有读圣贤书,哪怕终生不红火、不得志,也有那种志坚意定的踏实感。
  我希望他下辈子有这样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