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19日
名家点评
  亚军的散文接地气,对故乡、对父老兄弟、部队官兵和亲朋好友,充满真情实意,语言清通易读。又有新作《乘风而歌》即将定稿出版,可喜可贺!
  (散文作家 阎 纲)
  因为出自真情、真感、真经历,写起来驾轻就熟,像水一样勃勃流动,一气呵成。文字节奏快,不繁冗,干净。挺好的,文字就像你写的麦子那样质朴,有味道。
  (文化学者 肖云儒)
  去岁有缘与亚军同游榆林白云山,指点蜿蜒黄河,释读碑文楹联,余为亚军学识折服。
  (《光明日报》原副总编 刘 伟)
  去年以来,常见亚军各种题材的文字出现在平面和网络媒体,可谓诗兴勃发、文思泉涌。退休后的他转换得很自然,也很精彩,料必他也很开心、很愉悦。
  (词作家 屈 塬)
  《热眼看人》这一组以“父亲的故事”最为上乘。散文写人与小说写人完全不同。散文写人用的是剪影,是绘画中的写意,不是工笔。工笔是小说写人的。散文是主情的艺术,写人的目的是为了抒情,而小说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
  (学者、作家 刘 路)人是最美的风景。
  (书法家 宋 宏)
  什么是好散文?除了文字与思想,最能打动人的便是文章所蕴含的情感。遐思,而后漫笔。高情感含量是该文成功之处。
  (小说家、诗人 李 晶)
  站在时代的潮头,作者才能溅着黄河澎湃的激情,铺开泥土芳香的纸张,一路向北,一路抒怀,写出了壶口瀑布般一气呵成的文字。
  (著名词作家 徐宗德 著名作曲家 陈大明)
  作者初冬游览东湖,踏寻苏轼足迹,思索宋代文人治政。这种文人情怀实属不易。
  (书法家 蔺 雨)
  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作者走进小岛那些寂寞的角落,通过海滩上一颗颗意蕴万千的圆石,刻画出守岛英雄们平凡而伟大的精神。
  (军旅作家、编剧 宗 潭)
  一篇以为是普通游记的散文,读来却别有一番滋味。时而写人,时而叙事,时而状景,时而抒情……婉转自如、随性自然、娴熟炼达且颇有代入感。文风如此、文字如此,人亦如此。
  (作家 王 馨)
  山间飞瀑,扑面而来!灵动的情思、灵动的文笔,热爱自然和生活的人,始终内心充实的人,到哪里都不乏美好!
  (西安日报 张 哲)
  传统的乡村已发生了巨变,传统的农耕方式同样也发生了巨变,但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却依旧深深怀恋着那时的人。
  (作家 尤凌波)
  《碗碗唱响红色恋》一文,作者从剧种选择、内容结构、主题深化、演员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的分析,很多观点与我们主创的思想和观点相契合。
  (戏剧表演艺术家 李 梅)
  半生军旅,豪气干云,古道热肠!原以为文字里尽是长风几万里,却不料草木晨昏、市井贤达乃至柴米油盐皆可入文又可动人。
  (学者 冯建玫)
  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表达真善美。无论是不是真正的艺术从业者,只要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真实地去表达,必将收获美好。
  (歌唱家 郝 萌)
  在中秋月夜致敬航天人的诗,洋溢着豪气冲天、令人心魂激荡的浪漫气息,营造着扶摇直上九万里、纵横绵延几千年的深邃意境。
  (诗人 王芳闻)
  面对石峁遗址,诗人放飞想象,叩问时空,去追溯石峁文明的渊源。结尾处,从石峁遗址现今的荒寂表象中,升华出石峁文明的壮丽,更具有力度和质感。
  (诗人 商子秦)
  《出门去看海》,看到这个题目就很欣喜,想马上去看看那是一片怎样的海。
  (樊登读书会发起人 王永军)
  生命是一场庄严而美丽的修行,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草木无心,文字有情,如安放尘世里的沉香,寂寂绽放。
  (散文作家 白若梅)
  天地长存,道在其中。认真地去体会宇宙的浩瀚与伟大,就能体会到人的微不足道,明白自己的渺小和有限。
  (著名企业家 白浩强)
  《龙门行鼓欢》一文让我们看到,乡村要振兴,人心得振奋。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人积极参加,让大家玩在一起、乐在一起。生活里多了笑声鼓声,村里的气象就变了,老百姓的日子就好了。
  (慈善活动家 谢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