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13日
骨语(小小说)
○ 徐向林


  发生在三年前的“丽苑谋杀案”,曾轰动了整个阳城。
  被害者刘芸四十多岁,一人独居在丽苑小区。一天深夜,刘芸家中着了火,大火吞噬了房间,消防队员赶到现场灭了火后,发现刘芸已被烧死在床上,室内弥漫着一股难闻的焦煳味。
  刑警队长赵海巍带着新入警不久的凌凯出警,经仔细勘验,案发现场厨房的煤气罐开着,门窗紧闭,现场没有发现凶杀的痕迹。
  一般来说,纵火案的勘查比较复杂,大火在扑灭过程中,会对现场造成较大的破坏。刑警老马在对现场勘验后,认为这是一起意外事故,他推理刘芸生前忘了关煤气就上床休息,煤气泄漏后,刘芸先是煤气中毒导致昏迷,而后煤气爆燃引发火灾,她也不幸被烧死。
  “煤气只有碰上明火才会爆燃,明火在哪儿?”凌凯问。
  没等老马答复,赵海巍指着客厅里的神台道:“明火在这儿。”
  神台上摆着一个小香炉,香炉里积满了香灰。赵海巍也从刘芸的邻居口中得知,刘芸有个习惯,每天睡前、起床后都会敬一炷香。因此,他推断明火就出自这个小香炉。
  一切看来顺理成章,可凌凯总感觉有点不对劲。他再次走进卧室查勘。不一会儿,他叫了起来:“赵队,快来看,这不是意外,而是凶杀案!”
  赵海巍、老马闻声走进卧室。凌凯指着遗骸道:“死者脖颈有一处细小的裂纹,除了外力作用受损外,大火是烧不出来的。”赵海巍与老马已经多次勘验过遗骸,但谁都没注意到死者脖颈上的裂痕,这也难怪,死者脖颈处的皮肉差不多烧光了,皮肉油脂粘在骨头上,凌凯是用小毛刷细心地刷掉那层油脂,才发现一处只有一根头发丝粗细的裂纹。
  凌凯据此大胆推论:“死者生前先被人用绳索勒住了脖颈,窒息致死后,凶手再精心布置了现场。”
  老马问:“假如死者生前脖颈就受过伤呢?还有,凶手的痕迹在哪儿?”
  凌凯指着被烧成一团团黑色团絮的棉被道:“凶手的痕迹应该就在这堆团絮中。”
  凌凯的推理得到赵海巍的认同,他让现场查勘的刑警一人拿一只细筛子,用筛子筛着床上的团絮。主要是把灰烬筛去,留下较大的团絮,然后再在团絮中找痕迹。五个多小时后,终于有了新发现——在一团棉絮灰中检出了生物痕迹。检验后发现,这生物痕迹是人体肌肤组织,经与刘芸的DNA进行比对,这人体肌肤组织不是刘芸的!
  随后,凌凯又对刘芸被烧焦的两只手掌进行现场勘查,发现她右手食指上的指甲脱落了。指甲是耐火材料,不易被火烧毁,而且刘芸其余指甲相对齐全,凌凯据此推理:凶手用绳索套住刘芸的脖颈,刘芸在挣扎中,右手抓破了凶手的手背,指甲缝里留下了凶手的生物痕迹,凶手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作案后采取非常残忍的手段,拔掉了刘芸留有生物痕迹的指甲。
  “指甲都被拔掉了,凶手的生物痕迹怎么会在团絮中呢?”老马不解地问。
  凌凯通过现场重构的方式,还原了凶手的作案过程:刘芸在挣扎时,出于求生的本能,她的两手会来回舞动,就如溺水者一样,哪怕水面上空无一物,也会拼命地去乱抓。刘芸抓伤凶手的手背时,因为性命攸关,力气肯定用到了极限,凶手的手背应该伤得不轻,其中有一些生物痕迹,比如微小的血迹、皮肤组织就会掉落到被子上,而凶手当时只注意到留在刘芸指甲缝里的痕迹,百密一疏,忽略了被面上的痕迹,所以我们才能从被烧焦的棉花团絮中找到痕迹。
  果然,根据凌凯提供的生物痕迹物证,通过摸排,这起案子迅速告破。原来,刘芸生前有一个叫黄晟的表妹夫,这黄晟好逸恶劳,终日游手好闲,而且经常打骂刘芸的表妹,刘芸不忍看着表妹跟着黄晟受苦,生前多次劝表妹和黄晟离婚。黄晟对她怀恨在心,甚至起了杀心,他经过精心策划,准备制造刘芸死于火灾的假象。
  那天深夜,黄晟偷偷潜入刘芸家中,先是蹑手蹑脚在客厅的神台上点燃一炷香,准备以此作为引爆煤气的明火。就在他进厨房准备开煤气时,卧室里熟睡的刘芸翻了一个身,弄出的动静引起了黄晟的警觉:要是大火惊醒了刘芸,她逃掉咋办?黄晟于是解下自己脚上的鞋带,潜到刘芸的床边,将鞋带套到刘芸的脖颈上,想勒死刘芸。
  被鞋带勒住的刘芸猛地惊醒,拼命挣扎中,她的手指甲划伤了黄晟的手背,但她无论如何挣扎,哪是黄晟的对手,挣扎了一阵后就窒息而亡。黄晟确认刘芸死后,用抹布细心地将他留下的痕迹一一抹去,随后发现自己右手手背上受了伤,他担心刘芸的指甲里存有他的生物痕迹,于是找来一把镊钳,硬生生地拔掉了刘芸存有他皮肉组织的指甲,将指甲扔在刘芸的手指边,这样警方在勘验现场时,也会以为是大火将刘芸的指甲烧得脱落。
  做完这一切,黄晟才去厨房开了煤气,而后悄悄离开。没走多远,刘芸家中“嘭”的一声起火了,看着滚滚浓烟,黄晟脸上露出了狰狞的笑容。他自认为整个作案过程天衣无缝,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黄晟很快就落入了法网。
  这起案子若不是凌凯发现线索,至少,不会这么快就被侦破。刑警队的同事都夸凌凯,说他能听见骨头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