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篇·波兰-德国(一)
波兰是波兰共和国的简称,是一个位于中欧、由16个省组成的民主共和制国家。东与乌克兰及白俄罗斯相连,东北与立陶宛及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接壤,西与德国接壤,南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北面濒临波罗的海。
公元1025年波兰王国建立。1569年与立陶宛大公国共同组建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欧洲强国之一。18世纪下半叶开始衰落,并于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中亡国。拿破仑战争期间在法国的扶持下短暂复国,建立华沙大公国。拿破仑·波拿巴战败后,再次被俄、普、奥瓜分。一战后恢复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不久又在二战中被苏联和纳粹德国瓜分,战后建立波兰人民共和国。1980年爆发团结工会大罢工,1989年实行总统和议会制,同年改名为波兰共和国。1999年加入北约,2003年加入欧盟。
我们从一个有名的地方——布列斯特通关进入波兰。布列斯特是十八世纪时沙皇修筑的一个北方要塞,或叫北方堡垒,或叫北方炮台。二战时,这是德国希特勒对苏联发动闪电战最先开始的地方。
双方在这个要塞堡垒有过长时间的撕咬,战斗十分惨烈。白俄罗斯曾拍过一个电影,叫《布列斯特要塞》。它还被苏联人命名为“英雄要塞”称号。我们在此之前经过的明斯克,二战中苏德双方军队曾有过长时间的拉锯战,战火中明斯克城被摧毁,我们此行所见到的明斯克,是战后以斯维斯洛奇河为依托在河流两岸重建的新城。
而我们更早之前经过的俄罗斯斯摩棱斯克,二战期间的城市争夺战则更为激烈,更为残酷,因此战后它被苏联人命名为“英雄城市”。
这个今天被称为奥林匹亚大道,自莫斯科而明斯克的两千公里路途,当是当年德国希特勒一步一血,最后重兵合围莫斯科而走过的道路。
布列斯特要塞是现在白俄罗斯通往波兰的通关口岸。在这个口岸上,我们遇上了大麻烦,从而车队在口岸中间停滞了两天两夜。
事情是这样子的。白俄罗斯这边已经放行,但是我们的车队在波兰口岸通关时,该口岸检查出了我们的十五辆车的行驶证上都没有加盖白俄罗斯海关的图章。我们每个人的护照上倒是加盖了,但是车辆使用的那薄薄的一页纸上,缺个图章。“从俄罗斯边境到白俄罗斯边境,六百公里,你们的车是从空中飞过来的吗?”戴着大盖帽的海关人员揶揄我们说。我们的签证倒是盖了,那行驶签证为什么就没有盖呢?我们回忆了一下。入白俄罗斯口岸的那一天,恰好是中白两国宣布签证免签的启动日。我们很兴奋,白俄罗斯海关的官员也笑容满面。我们递上护照,他们看也没看,啪啪啪把图章一盖,然后手往旁边一指,说那里有个小饭馆,你们去吃饭吧。吃完饭后,我们再开车回来,只见海关大门洞开,官员们站在那里,朝我们挥挥手,这样我们十五辆车,就一溜烟地入境了。
波兰海关面色铁青,态度蛮横,指示我们的车队要返回去,重新穿越白俄罗斯全境,从那个海关加盖图章。我们一再哀求,但是对方置之不理。一趟是六百公里,来回就是一千二百公里,真惨呀!
后来我们闹明白了,他们是要我们的车辆交纳进入欧盟境内的汽车入境费,或是道路的路桥费。
于是汽车卸下了我们,返身回去加盖图章。可怜的我们,被搁置在海关中间的道路上,像上一次自高加索口岸入关时的情形一样,形同一群孤儿。最后,旅行社的人员联系了一辆大巴,把我们这些被汽车抛下的人,先行通关,送往波兰首都华沙。
从布列斯特到华沙,是大半天的行程。夜来,我们入住在华沙城的一个酒店里。大家都很着急,车队的电视台领队尤其着急,因为此次行程有一个大日子——十月三日是两德合并日,现在是他们的国庆纪念日。我们的车队,务必在前一天赶到,以便在第二天早晨参加国庆纪念日的柏林入城式。我们是来自中国的友好使者,一半代表官方,一半代表民间。
这样我在华沙城的一家宾馆,算是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旅行社通知:现在退房,带上行李,咱们去城中一座中餐馆吃饭,吃完饭后再到华沙老城去看一看,坐在那里,等咱们的车队。
我便背起我的大皮包,随他们行走。我的这个皮包,是二百美元在斯摩棱斯克一家大型超市买的,里面一层一层,可以装很多东西。我此行中一些重要东西,护照、身份证、人民币、美元、银行卡之类都装在里面。买这个包的时候,电视台的年轻朋友们陪我在超市里转了很久,最后选定这个包,付了钱,我们才发现这个包原来也是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