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06日
收获的季节(节选)
收获的季节(节选)
  《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 作者:单田芳 出版:中国工人出版社 初版:2011年1月 再版:2019年9月

  2019年9月11日,是一代评书艺术大师单田芳先生去世一周年纪念日。单田芳先生一生录制播出《隋唐演义》《三侠五义》《乱世枭雄》等100余部计15000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整理编著30余种传统评书文字书稿,开创了评书走向市场的先河。“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绝对不是一句虚言,“单田芳评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
  在这收获的金秋,本报选登先生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中的部分文字与读者共享,谨以此追忆先生风采。 

   那时我一个人顶好几个人使用,带队演出,回鞍山后就上电台录书,一部接着一部,回到家里又要给出版社写书,可以说没有一点儿个人时间,什么吃喝玩乐,几乎在我身上都消失了。
  由于我的评书通过电波传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我的声望日益增大,曲艺团党支部决定,让我组建一支演出队,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为此我们组建了一支二十人的演出队,其中有几对相声、快板书、单弦,全是曲艺团的精英,由我率队到各地演出,对我来说这又是一条陌生的路,我感觉担子不轻。
  至今使我难忘的是营口之行,这是我们组建演出队以来的第一站,也是我从小茶社走进大剧场的第一次,虽然我当时影响很大,但这种演出是我从来没有过的,我既感到兴奋,又感到压力不小。演出地点是营口的辽河剧场,能容纳一千三百多名观众,票情不错,在第一场演出的时候我就遇上了一个大难题,而这个难题又有口说不出,什么事呢?您不要忘了,同行是冤家,原来在我的前面有快板书和两对相声,我压轴,其中有一对相声演员年纪虽然不大,可艺德方面差了点儿,他们见我又是领队又是压轴,又拿大份,心中不忿,因此在演出的时候,他们俩在台上可劲儿地耍,可劲儿地砸挂,引得全场沸腾,他们为的就是叫我接不住,看我的哈哈笑。果然这一招很厉害,在我上场的时候,掌声热烈,可演不到十分钟,就有人离席了,弄得凳子直响,场内秩序混乱,虽然我有名气,但演出的效果不及人家。演出结束后,返回宾馆,别人又说又笑,又吃夜宵又打牌,尽情地欢乐,而我就像挨了一场批斗似的,坐在床上一语不发,我心里很难过,也愧对领导的信任。作为演员同台献艺,人家火爆,你不如他们,那是什么滋味?这就是演员工作的特殊性。
  晚上睡不着,我翻来覆去地想,谁也不怪就怪我本事不行,别看我在小茶社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是在大剧场却没有演出经验,也没有拿手的好段子,所以才接不住人家,我在想,我怎么才能编出几个精彩的小段,而不至受此奚落呢?我几乎想遍了所有的书,及书中每一个情节,我又想我如何才能接住他们?
  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此后的演出当中,我不断地摸索经验,终于找出了解决的办法,一个是我登台之后,先说一首诙谐又有现实感的上场诗,引得全场哄堂大笑,然后再说几句现实的包袱,拉近和观众的距离,这样一来,就把前面的压力化解了,把观众都拉到我身边来。第二就是我的段子一定要精,几句话就进入主题,把观众的心牢牢锁住,还没等他们腻歪呢,我的段子就说完了,此后再也没发生类似营口出现的那种情况,我真感谢我前面的那两位相声演员,他们的砸挂对我来说变成了动力,我才编了《宫门挂玉带》《大闹桑花镇》《血溅南阳府》《双偷郑家楼》等精彩段子,每到一处,都受到热烈欢迎,我长出了一口气。但是我并没有掉以轻心,我还在暗中较劲,我要再编出几个好段子,每逢演出都要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