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16日
感怀录
今宵酒醒何处
今宵酒醒何处
  文字不易,却易使人轻薄。金字塔式的文学,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游弋其中的。
 
  煮酒邀月,曲觞流水应该是文人雅士的日常,或三五成群,或独自品茗,无案牍之劳神,无凡俗之聒噪,有酒盈樽,有诗吟咏,遐观曼视,心旌摇曳,自也悠哉乐哉。
  文人雅士令人艳羡,但终归是在漫卷诗书里。
  文人的爱好自然很文雅,比如琴棋书画,比如唱念做打。古人竹杖芒鞋,执剑携酒,是最诗意的,而酒却最是离不开的。
  不过,凡人也有凡人的乐趣。
  我也喝酒。一群好友相聚,觥筹交错,而我随性应和,常常淡酒微醺,步显踉跄,也是常有的事。朋友常常调侃,此情此景不如吟诗一首,也算寄情酒宴,赠诗好友。但我还是汗颜。心底里,的确是没有随时灵光乍现的诗句拿来摆弄一番的。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酒后入化境,吟咏入诗景,而我是万万不能的。我给朋友讲,酒只与两类人结缘,豪士纵豪情,愁客入愁肠。我不是豪士,也不是愁客。于是,与酒就没有太多的渊源。酒宴聚餐,应酬对饮,也不过被动为之。前几年仗着血气,诗没有写下几句,酒倒是饮了不少。现在,收敛了许多,可能是酒量浅薄,也可能是内疚不能成诗的缘故。酒桌上有规矩,端起酒杯,就不能放下,或者一旦喝开,就不能中途停下来。酒桌上,我不是一个太讲规矩的人,与酒,我只是亲昵,但不沉迷。别人的话,酒前酒后都是清醒的。但朋友的面子不能驳,于是总有很多的话要倾诉,总有很多的理由要说,其实无非就是赖了酒又不至于使朋友尴尬。酒桌上,只有一种人我最怕,既能喝又能侃的。本来,话多的,我偏偏和他拼酒,酒量大的,我非得说他一个昏天黑地。但这种人,比酒,我怯,比话,我词穷。于是,时而深饮醉袖舞,时而浅杯快慰人,于是这酒也就若即若离的,不慢杯,不贪杯。
  有朋友说起身边的一个文友,已经七十多岁,一生为文,殚精竭虑,但穷困潦倒的样子令人心痛。朋友很是叹惋,既赞叹他的痴迷,又惋惜他的过于痴迷。文字是这位文友唯一的依靠,但他又不同于名家动辄成千上万的题词题字润笔费。于是,日子每况愈下,写出的稿子积满尘土,落地的心情囿于一角。七十多岁了依然风餐露宿,到处讨蹭。今天又看到文友群里一张图片,一个衣着寒酸的老人,捧着一摞书,沿街吆喝:我写的书,买一本吧!于是莫名地有了心酸。文字不易,却易使人轻薄。我不觉感叹文字的可怜。金字塔式的文学,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游弋其中的,可能最好的相处就是,能静下心来,又能有清醒的认识。
  其实,最惬意的酒局就是随意,不劝酒,不贪杯。而对于文字,恐怕也是如此,不怠慢,不沉迷。一杯酒强行入口,辛辣呛口是自然的事,而一杯酒舒坦落肚,就和一篇文章有了一个好归宿一样,随性芸籽,花开花落,自然也是释然恬然!
  古人芒鞋轻马,仗剑邀酒,足慰平生。然而,这是诗意的,生活中固然有酒,也有诗,但不全是诗意,还有油盐酱醋。
  但我渴望诗意,毕竟,触到酒,就应该浓浓淡淡饮上一回,来到文字边缘,就应该深深浅浅地走上一回,这也不枉一番来来去去的心意……
  昨晚饮酒微醺,今宵酒醒知是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