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家圪梁村是金淖镇最北边的一个自然村,再往北就是有名的河套地区。这个村面积大,人口少,植被稀疏,十年九旱,人们靠天吃饭,是典型的梁外半农半牧地区。
牛家圪梁星星点点座落着十几户人家,都是从陕北、山西一带走西口定居下来的。地名叫牛家圪梁,可只有牛铁锁一家弟兄几个姓牛。
牛家祖祖辈辈是善谨人家,人丁兴旺,铁锁更是老实木讷,从没跟邻居红过脸。25岁那年,经他二老姑父介绍,与沿河地区的杨老花儿的四女子改转成了亲。
铁锁人老实又能吃苦,婚后他爹给买了一辆四轮车,到旗里搞副业,挣的都是现钱。
有一天,铁锁媳妇到城里置办家用品,顺便到铁锁他四姨夫家串个门。改转这农村人进城,副食商店进,百货商场出,满满地采购了一尼龙袋子日用品。
在四姨夫家住了一晚。那一夜,改转彻夜辗转难眠,心想,自己的家比起四姨夫的家连狗窝也不如啊!一夜未合眼的改转,天明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搬家到城里。
“我主意打定人难劝,你要不搬家,我就不和你牛铁锁过!”改转瞪着眼睛冲铁锁吼道。
“牛家圪梁是我们祖祖辈辈生存的地方,怎么能随便离开呢,住进城里我们就喝西北风了!”
“城里人吃的、住的都是高档的,人家用卫生纸擦屁股,你用卫生纸擦嘴,甚地方也没法儿和人家比!”
老实的铁锁拗不过媳妇,全部家当没装满一四轮车,搬家到了城里。
铁锁继续开四轮车在工地上挣钱,改转摆起了地摊。偶尔还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俨然一对城里人。
几年后,铁锁开起了大汽车,跑起了长途运输。改转的地摊也变成了小火锅店,当起了老板。偶有牛家圪梁村的邻居进城,铁锁总要招待喝两盅。人挪活,树挪死,铁锁这搬家是正确的啊!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
这天,夜幕降临。喝了两盅酒的铁锁又接到了他爹打来的电话。最近一段时间他爹多次催促铁锁回家一趟,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铁锁也意识到,这两年,村里竟然没有一个人来城里找过他。
铁锁从麻馆里拽出了改转。这几年,这夫妻俩虽说在城里挣了点小钱,但还买不起房子,他们租房住,城里有一阵没一阵的闲散生活让他们快成了酒鬼和赌徒。
东方露出了鱼肚白。铁锁开着自家的旧小车,领着老婆娃娃,行进在返乡回家的路上。这是一条既熟悉又陌生的路,过去回家都是土路,路两旁残墙破屋,脏乱泥泞。现在,宽敞平坦的柏油路向前延伸,路两旁的土坯房不见了。整齐、亮丽、有序的农家院落红白相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新房加新路,一幅美丽和谐的新农村画卷。
铁锁的父亲也盖起了新房,七间正房,三间西房,还修了新院墙。见到铁锁一家子回来了,他高兴得一直合不拢嘴,铁锁妈心里也乐开了花。
铁锁回村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赶到老牛家,大伙七嘴八舌谈论村子里的变化。
“铁锁,最近这两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村里快嘴刘二婶喜笑颜开。
“村里建起了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他二大妈补充道。
“过去,咱们吃水要去村东的深井里打,遇上干旱年吃水都难啊!现在好了,一拧水龙头,干净水就来了。咱们农村人过去哪有洗澡水啊,下地干活一身臭汗回家倒头就睡,现在我们每周都能洗上热水澡。”三大爷一脸兴奋地说着。
铁锁还知道,他三姑开了便民超市,水果、日用品、五金百货应有尽有,商品琳琅满目。村里的妇女们,过去闲时候就爱打麻将。现在,大伙闲下来就可以到文化室唱歌跳舞,可以看看书。现在庄户人和过去真的是不一样了。
板后生拉着铁锁的手说:“晚上来我的农家院喝两盅吧。我开起了农家乐,旺季一天毛收入好几千,在家自己做老板,不受约束,再也不用背井离乡,抛家舍业外出打工了。”
夜深人静,村东头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声。改转又失眠了,白天的景象似放电影一样在她的脑海中翻映着。临近天亮时,她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搬家回村!
改转翻了个身,发觉铁锁也没入睡。
“我知道你在想甚了。”铁锁低语道,“你和我想的一样。”
“真的?”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