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汉字一言难尽,那就是“情”字。
“情”由两个字组成,左边是“心”,右边是“青”。心却竖立,像人一样站直了身。此中有真意焉!由猿到直立人,最大的区别是人有了“心”,并由此产生了喜怒哀乐与礼义廉耻;由呱呱坠地、嗷嗷待哺,到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直立行走是本能,也是本事;往后做人,离不开心,凭良心,不能不用心。人无心,如行尸走肉;人不能直立,就等同禽兽。“青”字左边那个“心”,乃是人的宿命,也是做人的标杆。只有竖立的“心”,才有无尽的“情”!
人都有心,唯“心”钟爱“青”了,才有“情”可言。此中之道,道法自然:人心只在青年时最活跃,最浪漫,最富有活力和想象力。毛泽东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诚哉斯言!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是这样“寄托”的,就像传递薪火。天翻地覆,改朝换代,都是青年的杰作。“初生牛犊不怕虎”,并非虎不可怕,而是心无畏惧。曹操歌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中“壮心”,充其量只能算作返老还童之心。不服老,也只是“不服”而已,岂能与青年同年而语?须知,只有“青”之“心”,才是“情”之根、本、源。
人有心,才有情。人情,友情,亲情,爱情,都发乎心,故谓之情。人情,乃人之常情。礼尚往来,便是人情,此中既有真假,也有深浅。真而且深,就上升为友情了;亲密有加,就近乎亲情了。亲密无间,非亲情而何?“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便是亲情的注脚。情发男女之间,不是爱情,胜似爱情,那是亲情;叫个友情,等同爱情,最难为情,却是人间不了情。一见如故是友情,一见钟情必是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竟叫生死相许?”此情即爱情!
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心,哪里就有情。毗邻而居,和睦相处,乃生邻里之情;乡里乡亲,连畔种地,乃生乡情;乡党见乡党,两眼泪汪汪,乡情使然也。同在一个屋檐下读书,乃生同窗之情;同在一个军营里服役,乃生战友之情;同在一个单位里工作,乃生同事之情。人在旅途,不期而遇,遇是缘分,缘深缘浅都是情。孔子说:“仁者人也。”有仁爱之心,必生友爱之心。我爱人,人爱我,情必生焉!一颗心遇到另一颗心,碰撞了,产生火花了,就有情如影随形了。耳熟,眼熟,面熟,即使熟视无睹,情也不能被完全排除。抬头不见低头见,摇摇手,点点头,莞尔一笑,一声问候,看似淡淡的,实则暖暖的,那淡淡的不是情吗?不言情,不等于无情;不道情,不等于寡情。大爱是情,譬如爱山爱水爱祖国;小爱也是情,譬如爱花爱草爱明月。人世界是情世界;离不开社会,其实是离不开人情;处处留情,活着才有滋有味。
心是肉长的,所以情从心上生。铁石心肠,无情可言;心如死灰,与情绝缘。有真就有假,所以古往今来,一个“情”字最纠结人心;情是岁月的结晶,故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说。明心见性,性情即真情;见心见情,心重方见情真。人间诸情,除却亲情,都须求证。义结金兰,海誓山盟,明月作证,都少不了时间兜底。人之所以对天发誓,就因为人在说,天在听,言而无信,就是自食其言。古往今来,多少美丽的誓言,都变作了美丽的谎言。
人有男女之别,情有爱情之分。道法自然,情发少年,所以古今中外,一见钟情的,都发生在情窦初开时期;爱恨交加的岁月,多半也是情窦初开的岁月。一生追忆,一生追问,一生追悔,一生抱憾。说不清楚,道不明白,却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唐诗人李商隐体会最深,有他脍炙人口的诗句为证:“此情无奈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蓬莱此去无他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打住!爱情之情,人心各有;能否觉悟,先参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