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14日
苦读经典方觉甜
苦读经典方觉甜
  一部沉淀了成百上千年的经典之作,凝聚的是无穷的艰辛与无限的智慧。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有些人觉得经典读来可能会略有苦辛,可细细品来,其中甘甜滋味便在字里行间中如约而至。
  读书如旅行,远行之后便有美景,苦读之后便出真情。正如王安石所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褒禅之山、奇壮之景,力攀才得尽览;经典之著、真挚之情,苦读方能顿悟。
  曾有幸踏上过那片叫做白鹿原的土地。这里距离西安市区不过半小时车程。千里沃壤、百年风调雨顺,造就了独特的关中农村。正如陈忠实写的那部《白鹿原》,浓郁的乡土气息伴着淳朴的关中民风,是远行之后目睹的美景、是苦读之后觉来的甘甜。
  就像川端康成所说的那样:“美在于发现、在于邂逅、是机缘。”
  来到苍茫齐鲁大地,远离尘世喧嚣,去邂逅八百里水泊梁山。舟车劳顿、疲乏不堪,但当到达终点时,便有芦苇随风飘荡。纵享天地宛如山寨的宽阔,清风拂面而来,感悟人生恰似水泊的畅然。远行山寨,即来水泊美景;苦读《水浒》便有豪放情怀。
  泰戈尔曾说:“在时光的荒野里,不迟不早,我们相遇。”或许摒弃不必要的浮华,在时光的荒野里漫步,便与经典不期而遇。
  台北,凝聚了东亚无数的浪漫与情调。可偏偏于此,席慕蓉写下了《七里香》。摒弃不必要的浮华,聚气凝神,才会嗅见“绿树白花篱前的”芬芳,微风拂过时,才会有“满园的郁香”。经典,正是在心无旁骛的状态下方可领悟的香甜与芬芳。
  悠悠涅瓦河,造就了北纬六十度的明珠——圣彼得堡。芬兰湾港口堡垒中,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故居。他用执着的信念,驱逐杂乱思绪,终成一本《怎么办》。读来,便是品味不尽的理想执念。经典如生活,就如他本人所说“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平淡无味的。”学会读出经典的滋味,就能尝出生活的甘甜。
  经典书籍如槟榔,初尝苦涩,细嚼甘甜。快节奏的当代,经典初读来或许难以接受,可努力苦读,便会收获那沁人心脾的甜美。远行,与最美的世界相遇;苦读,让最美的心灵顿悟。远行故地才睹美,苦读经典方觉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