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容我静名利叫人忙 这些来挑战的高僧中,名头最大的一位叫盘头达多。他自遥远的克什米尔而来,来找龟兹国问罪,来找鸠摩罗什问罪。这位高僧是信仰小乘佛教的人,他还是鸠摩罗什的启蒙老师,当年罗什公主带着小鸠摩罗什,来到克什米尔,曾在他主持的寺院里,正式拜过师,接受过他的灌顶仪式。
龟兹王问盘头达多:“高僧,你为什么从遥远的地方,光临本国!”
盘头达多说:“一来听说我的弟子鸠摩罗什有非凡的体悟,二来听说大王你极力弘扬佛法,所以贫僧跋山涉水,日夜兼程,专程赶到贵国!”
鸠摩罗什见到师父,非常喜悦。他将自己的觉悟告诉师父,希望得到师父的指点。盘头达多问道:“徒儿呀,你崇尚大乘的经典,是否曾见过什么妙义?”鸠摩罗什回答:“与小乘相比,大乘的道理比较深奥,阐述我空、法空的真正空义。而小乘佛法则偏于局部的真理,其间有许多的缺失!
盘头达多说道:“你认为一切法皆空,这种想法非常之可怕呀!哪有舍离‘有法’而爱好‘空义’的呢?”
师徒二人就在这狮子法座之前,展开了一场长达一个多月的舌辩,这场舌辩惊动了满城的百姓,后来连龟兹国王、鸠摩宰相也都来了。
一个多月中,鸠摩罗什展开舌辩之才,将那个大乘妙义连类比喻,娓娓道来,终于说服了盘头达多。
盘头达多信服了。他赞叹道:“师父未能通达的东西徒弟做到了。蛋在教训鸡,这句古话在今天得到了证实!”
在拄起拐杖就要离开龟兹城的时候,盘头达多来向鸠摩罗什顶礼告别。他说:“你是我的大乘师父,我是你的小乘师父!”还说:“这根拐杖原来准备打你用的,现在不打了,我仍然拄着这根拐杖回去!”告别了,高僧盘头达多,于是谦恭地低着头,目光瞅着鸠摩罗什的足尖,倒退着一步步走出城去。
就在这一年,龟兹国王正式诏令天下,拜鸠摩罗什为龟兹国国师。这一刻,龟兹城的这个绿洲中的弹丸小国成为西域的佛教中心,年仅二十一岁的鸠摩罗什成为公认的西域第一高僧。
而几乎就在这一刻,遥远的东方的长安城中,前秦皇帝苻坚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胡貌番相的高僧,身披黄金袈裟,安坐在一座黄金狮子法座上,正在讲经。舌吐莲花,语惊四座,天地闻知为之动容,鸟兽虫鱼闻之都欣喜若狂。
第八十颗念珠。正像汉武帝梦见天马,从而发动汗血马战争一样,正像汉明帝梦见金人,从而从西域地面请来两位高僧,白马驮经,在洛阳城修建伽蓝寺一样,此一刻的前秦皇帝苻坚,梦见了鸠摩罗什,于是发动了一场争夺鸠摩罗什的战争。历史有时候很有趣,多么重要、沉重和残酷的一件事情,故意用了一场轻描淡写的“周公托梦”而说出,而付诸实施。
是的,苻坚做了一个梦,梦见身披袈裟舌吐莲花端坐在黄金狮子法座上诵经说法的鸠摩罗什,顿生敬仰之心,他决心要找到这位高僧,请到长安城来做他前秦国的国师。
苻坚将梦中所见,请宫廷画师画成图像,然后将这图像在长安市井之中,在通往西域的各个关隘上,广为张贴,等人揭榜。丝绸之路上过往的客商络绎不绝,有好事者见了,击掌说,这不正是那西域第一高僧,龟兹国国师,声名四播的鸠摩罗什法师么。遂揭了诏告,前往长安城去领赏。这样苻坚知道这高僧是谁了。
苻坚遂令驻守在嘉峪关的前秦大将,号称三河王的吕光出使龟兹国,以重金相借鸠摩罗什。龟兹王说:“大秦需要国师,龟兹国也需要国师。夺人之爱,这不是君子做法!我这龟兹城中有的是宝物,他要什么我都舍得,只是这国之大宝鸠摩罗什坚决不予!劳请将军转告大秦王,让他断了这个念头吧!”
吕光乃一介武夫,于是暴怒道:“待我回去禀报我主,铁骑三万来荡平你这弹丸小城,夺那鸠摩罗什高僧东去,到时候恐怕你悔之晚矣!”
龟兹王亦不示弱,回应道:“悉请尊便!”
吕光悻悻地走了以后,鸠摩宰相泪流满面,执着龟兹王的手说:“王呀,龟兹国将有大难,我已经有心惊肉跳的感觉了,不如将鸠摩罗什交给他们,以求自保!”
龟兹王并不理会。那西域三十六国听说这事,觉得鸠摩罗什也是他们自己的,于是纷纷派兵来龟兹。一时龟兹城外,三十六国兵力相加,号称有七十万之众。龟兹王见有这么庞大的一支队伍壮胆,更不理会宰相的话了。
贤明的鸠摩宰相在地上长跪不起,欲劝阻龟兹王。龟兹王袖子一甩,自顾自走了。鸠摩宰相从地上爬起来,泣道:“龟兹国月圆而亏,花盛而衰,很快就面临血光之灾了。我是宰相,一要感恩——感龟兹国王拜我为相之恩,二要担承——担承这个国家,担承满城百姓。从此以后,我所能做的事情,就是战乱中保护我的百姓了!”
宰相说完,拖着步子,去布置守城事宜去了。
绿洲弹丸小国龟兹城,哪是虎狼前秦的对手?!正如史书和典籍中以惋惜的口吻所说到的那样,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龟兹城为吕光所破,兴隆一时的这个西域佛教中心就此衰微。吕光以一支轻骑,绕过西域诸国的所谓七十万大军,直捣城池。那七十万大军其实都是些乌合之众,哪里见过这么大的战事,见吕光来势凶猛,纷纷让路,以求自保。后来见龟兹城火光冲天,知道城池已破,于是站在高丘上,观望一阵后,嗟叹一声班师回朝,向自己的王复命去了。
龟兹城被破,龟兹王被杀,随同他一起遭到杀戮的还有许多城中的百姓,这其中包括鸠摩宰相的二儿子。记得当年生下这个儿子时,炎曾经说过,这是为龟兹国而生的,他将要为龟兹国服务。宰相的预言实现了,这个儿子在保卫城池中丧命,为他的祖邦服务到了最后一刻。
宰相和罗什公主所生的大儿子,被从克孜米尔千佛洞赶下山来的耆婆接走。山上的耆婆突然之间心惊肉跳,她掐指一算,明白龟兹城已破,想起她丈夫鸠摩宰相当年的话,要让这个大儿子返回天竺,去为他父亲的祖邦服务,于是她星夜下山,赶到龟兹城,刀光剑影之间,救出大儿子,而后领着他翻越葱岭,回到菩提伽耶。
回到菩提伽耶之后,这个开始名叫罗什公主,后来又叫作耆婆的神奇女人,从此湮灭,人间蒸发,杳无音讯。只留下那风一样行走的倩影,留下她曾经开凿的石窟,留下那种种动人的不可思议的传说,长久地、长久地在西域地面流传。
按照推测,她回到菩提伽耶后的落脚之地,应该是一座僧尼庙。我们记得,高僧法显在他的《佛国记》中,曾经说到来到菩提伽耶城外那片树林,那座石窟,那佛祖成道的菩提树下的情景。他说,那地方有两座庙宇,一座住着僧人,一座住着僧尼,各有五百之众。他还说,自己曾在那座僧人庙里歇息过一晚,第二天才赶回城里。
法显赶到这僧舍过夜的时间,当是在龟兹城被破二十年之后。我们知道,龟兹城为吕光所破,吕光曾在龟兹城驻扎两到三年,尔后启程,又在河西走廊的凉州城勾延十七年,最后,后秦姚兴破了凉州城,抢鸠摩罗什高僧到长安,于公元401年抵达。
而法显是公元399年启程开始他的伟大行旅的。这样,法显与这位神奇的半人半神半巫的女人,在菩提伽耶相遇的几率十分地巨大。也许,当法显前往挂单,叩响那寺院的山门时,其毗邻的僧尼院里,那耆婆正以手扶树,笑吟吟地望着他。可惜法显眼拙,肉眼凡胎,没有能看到这一幕。当然用佛家的话说,也是没有这个缘分吧!
而在吕光破城以后,鸠摩宰相的生死,史书上亦从此再也没有了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