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的关中农村,秋种以后,农活闲了,天气渐渐冷起来,就有好动者来回撺掇,于是三五成群地拉上细狗去撵兔。他们满河滩满地里追逐,煞是热闹。也有身子懒一点的人,不凑这个热闹,也不必出大力流大汗,但多有斩获。常见他手里提着兔子,而且是活的,活蹦乱跳,野兔的两只带血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着,伺机逃命。为什么这个较懒的人会有收获?因为他懂得兔子的习性,能找到兔子的窝在哪儿。农人对“狡兔三窟”的体验是:兔不在原窝卧啦。这是说,兔子不会一直待在原来的窝里,你也嫑想着总在一个地方抓住它。如此看来,那个守株待兔的家伙委实愚蠢。
“兔不在原窝卧啦”,这句俗语点出了一个事实和一条哲理。事实是兔子常挪窝。这倒不是说兔子喜新厌旧,而是兔子为着生存、繁殖和觅食的无奈之举。哲理就是善变,变中求生存,变中求发展。这如同大道之源、百经之首《易经》的“易”字一样:易者,变也。变则通,通则久。《易经》还提出了“革卦”和“鼎卦”,由此产生了“革故鼎新”这个成语。这对于我们思考问题、打理事务来说太重要了。兔子还是原来的兔子,但此窝非彼窝,我们怎能一根筋、一条道走到黑了呢。麻将娱乐,李四还想着那次的“杠上开花”,张三就戏谑道:“兔不在原窝卧啦!”再如你干一件事,却把干成这事的希望总寄托在下一次,而到了下一次时,你才发现今非昔比,困难重重。究其原因,“兔不在原窝卧啦”。
“兔不在原窝卧啦”,这句俗语提醒我们:适者生存,要随着变化而变化;一成不变的情况几乎是一种奢望。
但壬寅年大雪这天(2022年12月7日),我观看了卡塔尔世界杯十六进八的比赛后,彻底颠覆了我对“兔不在原窝卧啦”这句俗语的看法。
这场足球比赛,是英勇的斗牛士军团西班牙队,这个排名世界第7的强队,这个首战狂揽7球、让世人侧目的球队,一如既往地以点球大战的完败,铁一般地告诉我:兔还在原窝卧着。
晒晒西班牙队的战绩吧:仅世界杯点球大战,1986年八进四中,不敌比利时;2002年八进四中,不敌东道主;2018年十六进八中,卷铺盖回家;本次(2022年)十六进八,一举让摩洛哥登堂入室。更有紧前的2020年欧洲杯,四进二激战于2021年7月6日打响,惊人相似地在点球较量中败北!这不是“兔还在原窝卧着”,还会是什么?
滑天下之大稽的是,西班牙队主帅、1970年生人路易斯·恩里克,他遵从中国古语“履霜坚冰至” —— 见微知著,或如中国神医扁鹊的大哥那样看病——防患于未然的原则,赫然于赛前爆料,他布置给队员的家庭作业是1000次的点球练习!人算不如天算,许是“兴死丈母气死先生”,这位下巴抖得厉害的教练,于比赛次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看来,“兔不在原窝卧啦”符合生存法则。像斗牛士军团西班牙队这种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俨然是一只得了重病或吃了迷药的兔子,神魂颠倒地卧在原窝不动,倒是让人心生怜悯。
故事还在继续。兔子灵醒了。
2023年6月19 日,2022—23赛季欧洲国家联赛决赛,1961年生人德拉富恩特率领西班牙队经过点球大战,夺得冠军,并于2024年7月带领西班牙队以七战全胜战绩夺得欧洲杯冠军。“七战全胜”说明什么?说明再也不给捕兔者寻窝的机会了。恩里克呢?2025年8月14日,欧洲超级杯决赛,恩里克率领的巴黎圣日耳曼队通过点球大战取胜,夺得冠军。2025年9月23日,恩里克荣获2025年金球奖最佳男足教练(约翰·克鲁伊夫奖)。
我不禁跳起来欢呼:“兔不在原窝卧啦!”是呀,兔子赖在原窝,它还是兔子吗?相反,兔不在原窝卧啦,才有可能活下去,进而大显身手,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