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1日
《空城纪》(连载146)
○ 邱华栋
  
  我现在是佛。我微笑看着这个世界,看到一个人向我走过来。那是三世纪中期,曹魏景元三年(262)的样子,一个面容消瘦、目光灼热的人,出现在我的面前。
  我一看就知道,他经历了很多。他的眼睛里燃烧着火焰,他信念坚定地从很远的中原汉地走到于阗,来到了大佛寺,在我的面前合掌默祷。
  我能听见他在说什么,他那急切的语言就像是水在流动:
  佛陀啊,我叫朱士行,是三国时期的颍川人,颍川位于河南许昌。少年时,别人说我悟性很高,是佛门的当然弟子,我就早早出家,是中土受戒的首位在册僧人。我在寺庙里专心研究汉灵帝时期翻译到中土的佛经《道行经》,我感觉有些句子不通顺,也不好理解,有些翻译比较佶屈聱牙。后来,我被邀请到洛阳寺院里讲授《小品般若》,感觉这部般若经文经句也是词不达意,内心就十分困惑。此时,正值三国三分天下,魏、蜀、吴群雄对峙,腥风血雨,战云密布,像我这样静心研究佛学的,实在是少之又少。我对经文感到困惑,觉得只有远赴佛教东传之地,才能解除内心的困惑。佛陀啊,就是在这时,有人告诉我,于阗是小西天,是佛教东传在西域距离洛阳最近的光明之地。于阗在中土已是大名鼎鼎,我应该到于阗来取经!这一下,点燃了我内心的火焰,我收拾好行囊就出发了。我没有想到,从魏甘露五年,也即前年,我从中土出发,沿着向西的大道,沿着黄河走,沿着山脚走,沿着平原沃野走;穿过沙漠戈壁,走过大漠落日,背上背着的行囊感觉越来越重,其实东西越来越少。我走啊走,终于来到了于阗这佛国圣地,来到了佛的面前,一了我前来取经的心愿。佛陀知我!
  朱士行默默祈祷着,我都听见了。他在我的面前欣喜若狂,动作却很轻盈。就此他开始了在于阗的取经学习。可我知道,他在这里学经并不会很顺利。因为在于阗,当时是小乘佛教兴盛的时候,大乘佛教在这里并不是主流,甚至还遭到了排斥。这从他在我的面前祷告时流露的困惑中,就能感受得到。但朱士行意志坚定,行为果决,好在于阗的大乘佛教经书经籍比较多见,他就四下搜集,苦心钻研。有些大乘佛教经籍是梵文原文,他经过苦读,具备了阅读梵文的能力,并将梵文的般若经文九十章六十多万字,分卷全部抄写在粗草纸上。
  我微笑着,看着他把这一卷卷的般若经文进行阅读理解,困惑了,他就在我的面前说出来。般若经文的抄写花了他二十年的时间,我也打了一个盹儿,一晃就到西晋太康三年(282)了。
  这一年,他想让他的弟子把已经抄好的般若经文送回洛阳佛寺,他继续在于阗研修佛经。消息传开来,于阗小乘佛教僧人十分气恼,跑到于阗国王那里告状,说他要把大乘佛经送到中土洛阳,送的不是小乘佛经经籍,这是惑乱正典、阻断佛理大法的行为。必须制止!假如大乘佛教教理惑乱了中原汉地的佛教传播,那就是你于阗国王的责任了!
  于阗国王一听,感觉责任重大,他立即下令,不许朱士行将他苦心孤诣二十年抄写的梵文大乘般若经文经卷,派弟子送到洛阳。
  朱士行没想到会遇到这个情况,他愁眉苦脸,跪拜在我的面前默默祷告,一筹莫展。他泪流满面,十分绝望。
  我能体会到他此刻的心情,我决定帮帮他,对他轻轻耳语。我说,不要着急,你可以如此这般,在国王面前展现大乘经文的力量。
  朱士行的眉头立即舒展了,他再三拜叩之后,离开佛寺。
  我淡淡地微笑着。我可以看到后来发生的事情:朱士行前去拜见于阗国王,在国王的面前说,我要烧经发誓,验证经文之神奇。如果在国王陛下面前烧经,火焰不会吞没我抄写的经卷,那就证明这是真经,不怕火炼。佛的旨意就是让我可以把这部经文送到中原洛阳广为传播。
  当面烧经?火烧不掉纸张?前所未闻啊,于阗国王心里这么想,将信将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来小乘佛教大德高僧,要大家见证,在殿前烧经,一探究竟。
  只见朱士行将他抄写的般若经文经卷,一卷卷拿出来,徐徐展示给大家看。那一个个字就像是放光的黑色钻石一样。他让小乘佛教的一位高僧上前:“请您点燃火把,前来烧经吧!”他高举着抄写的梵文《放光般若经》经卷,那个小乘佛教高僧满脸得意,举着火把走上前来烧经。
  就在此刻,我的目光已穿透众人的头顶看穿所有人的心。我微微点头,发出祝愿力。只见那小乘佛教高僧手里的火把火焰熊熊,抵近朱士行手里的经卷,可是火把上的火舌怎么燎烘灼烧,那卷卷经书就是烧不着、点不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