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5日
牡丹还早
○ 李晋白
  牡丹历来为人所重。国色天香、花开富贵、魏紫姚黄均是为它创造的成语,历史上留下来的牡丹诗更是有四百多首,在花卉诗中数量名列前茅。牡丹的一大特色就是花径大,盛开时很有气势,观之很养眼。
  以前有大户人家会在庭院里种上牡丹,旁侧再配以玉簪和海棠,放在一起取“玉堂富贵”之意。它们不是随处可种的,种植物的方位颇有讲究。就如榆树一样,“榆”谐音“愚”,通常不种在院子里,如果种在院子后,那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了。
  不同品种的牡丹,花朵颜色不同,香味也不同。入国画最多的是红牡丹,但牡丹易画俗,画得俗气的牡丹艳丽刺眼,有如旧时客栈的被面。我印象最深的牡丹画是白石老人生命最后一年所作的《风中牡丹》,橘红的花朵与墨绿的叶片上下各成一组,如云似棉,瓣瓣卷裹在一起,叶叶叠合在一处,整体倾斜着、翻滚着,在与风的抗争中,牡丹似乎迸发出极大的激情,散发出最美的芬芳。
  我所见的《风中牡丹》只是印刷品,却足以震撼人心,每每看时,总能生出莫名的感动,这与观赏梵高《向日葵》时的心境颇为相似。《风中牡丹》的风应是春风,可能是倒春寒时刮起的大风,春风不都是和煦的。
  在春天的花里面,牡丹和芍药较相似,但芍药花瓣要细长些,叶片偏窄些。它们都可以用来做鲜花饼,通常用干燥花瓣佐以白糖、鸡蛋、牛奶等为馅料。或许是有辅料的参与,牡丹饼和芍药饼吃起来区别不是很大,但若分别用两种花瓣泡茶,就会感到它们的香型有所不同,芍药的味道仿佛更浓些。
  唐人喜欢牡丹,汤显祖的代表剧作《牡丹亭》即以唐代为背景,其中的主场景“牡丹亭”是何模样,汤显祖并未详细描述,但易让人浮想联翩。我认为这是一座周边遍植牡丹的亭子,杜丽娘在梦中与柳梦梅幽会于牡丹丛中,牡丹娇艳,春色怡人,颇具浪漫主义色彩。
  在《牡丹亭》里,杜丽娘和丫鬟春香游园时,多愁善感的她不由得感叹:“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春香却说道:“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这句看似俏皮的话充满力量。是的,我们和牡丹一样,都如怒放的生命。时光未晚,一切还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