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归来,一边收听订阅公众号推送的内容,一边给富贵竹添水。呀,又有几片叶子变黄了。真是奇怪,竹根茂密,竹枝茁壮,为什么竹叶却接连发黄呢?
仔细观察一番,我突然想到:莫非是根须过于繁茂的缘故?这几瓶竹子长势极好,根须异常发达。观音竹的瓶子几乎全被丝丝缕缕的根须盘绕着,要看清水位得反复查看。富贵竹的玻璃瓶很大,每次换水都得双手捧起。即便如此,那根须也近乎占了瓶子的一半。水培竹子这么多年,我养的竹子几乎每年都是春天栽种,冬天枯萎,只怕这过多的根须便是“元凶”。
我习惯性地上网查阅,寻找答案。先百度,各种信息立时涌现,有视频,有文字,有图片,看了一阵,大多认为应该剪除。再看小红书,浏览完几篇文字,再快进几个视频,跟百度的建议大致相同。
有了判断,立即行动。不剪不知道,一剪吓一跳:那些发黄的根须缠绕蜷曲,像个鸟巢。单说这一瓶富贵竹,剪下的须根就有一大把;不多时,水池里已散落了一小堆根须。曾经,我是多么盼望它们早些长出来。春天刚水培竹子的时候,我每天回家都要在水瓶前细细打量:长根了没有?长了多少?直到终于看见每根竹子侧边或是根部发出根来,才放下心。却从没想过,根过多也是坏事。
我早就应该想到的。父亲在世时喜欢种卷心菜,每到结球前后,他会把最下面的老叶掰掉。父亲说,土地里的养分就那么多,叶子太多,就没有多余的养分供卷心菜结球了。而且蔬菜也要呼吸,叶子太密会遮挡光照,通风不好,呼吸自然也不顺畅。樱桃沟的果树,到了一定季节要剪掉树上多余的枝条;有的果树还要根据长势疏花、疏果。
有这么多鲜活的同类事例可参照,我为什么还煞有介事地去网上寻找依据呢?是习惯了网络搜索的便捷,是缺少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还是网络让我的思维退化了?
我眼前又浮现起那恣意生长茂盛异常的根须,它们多像那无所不在的网络,通过我的手机和电脑,向我输送着海量信息,密密麻麻,纠缠盘绕。我每天沉溺在这些信息里,乐在其中,被它们裹挟却浑然不觉,却极少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它们,该如何与它们相处?
我的目光落在那株去掉根须后的竹子上。瓶水洁净透亮,能清晰看见水里青玉般的竹干,竹叶也变得茂密舒展,整个客厅都显得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