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班的院子除了人行步道,目光所及就是植物葳蕤,女贞和木樨是主打,蝉的鸣叫与鸟的啁啾此起彼伏,像两支比赛着的不知疲倦的乐队。西侧的两棵白果树,树干端直挺拔,树冠团团如盖,叶子是微缩的芭蕉扇,叶柄细长,风过处,绿叶婆娑,子实闪烁,鸟雀跳跃其间踏绿浪而歌。大门的一侧照例是有着一方竹林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竹子常常被古人借以明志,养德亦须像竹子,每前进一步,都需小结一次,正所谓“有节乃韧,有结乃高,结而后实”。这道理深藏于大地,在每一次无声的拔节里,早已写定。
芒种前后,布谷声声催人收割小麦和油菜,玉米挂着红须,枝头的李子悄悄鼓胀。我所在的这座秦岭深处的小城,三面环江,阳光在江风的轻拂下,斜斜地穿过窗。我正在案牍劳形,忽然光影一闪,我抬眼环视,竟是一只小鸟落在了屋子中央的茶几上。我屏声静气,生怕惊扰了它。小鸟比麻雀稍大,嘴壳和头羽呈褐色,翅膀黑白两色相杂,腹羽赭色,脚爪棕色,尾翼鲜红。小鸟身体微微颤抖,一双眼睛骨碌碌乱转,生怕有什么意外伤害了它。我从小在乡间长大,老家的门前是小河和竹林,屋后是郁郁葱葱的松柏和桦栎,无数的云雀、麻雀、喜鹊、阳雀儿、黄豆雀儿、绿豆雀儿、黄鹂、画眉、啄木鸟在其间跳跃鸣唱,筑巢安居,但眼前的小鸟确实未曾见过。正在我搜肠刮肚苦思冥想之际,小鸟扑哧一声飞走了。
此后的一天清晨,我和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只见窗台落了一团草絮。我每天上班下班,都要把办公室内外收拾得窗明几净,这样不但自己舒服,来人看着也舒畅。我找来抹布,把草絮清扫干净。下午上班,窗台又落了薄薄一层干的树叶和枝。一连几天,天天如此。我疑惑不解,抬头四顾,两只小鸟倏地从窗外飞过。原来小鸟在空调的室外机上面,不知何时筑了一个窝。我找来笤帚,正准备动手清扫,单位一位同事对我说:这鸟儿不在别的地方做窝,却偏偏跑到你这儿来,连小鸟都知道你是一个面慈心善的人。我听了满心欢喜,鸟巢自然高枕无忧了。
时间长了,小鸟没有了先前的胆怯和小心翼翼,每天上午和下午,它都要跑到办公室叽叽喳喳叫上几声,然后跳到玻璃茶几上把爪子磨得嘎吱嘎吱。一天,一位搞音乐的朋友来看我,他儿子刚3岁,双手抱着一个大大的面包啃着。把朋友送出门,我转身正要清除撒落一地的面包屑,两只小鸟扑哧飞了进来,欢快地啄食,不到一分钟就吃得干干净净。其中的一只站在地上,圆圆的黄褐色眼睛看着我,好像在问:还有吃的吗?我还没吃饱呢!而另一只,则跳上茶几,把头伸进朋友的水杯,喝足了,晃晃脑袋,眨眨眼睛,抖抖羽毛,一声呼哨飞走了。
小鸟给我平淡无奇的生活带来了勃勃生机,它欢快的叫声,是天籁,是风吹秦岭,是汉江清音,小鸟的造访,让人豁然开朗,自然所馈赠的,远不止眼前的丰饶,更是生命深处那无法言说的关照与确认。窗外阳光灿烂,汉江碧波万顷,白鹤盘旋低回,巴山环拱,秦岭回翔,好一幅“我家就在岸上住,绿水青山带笑颜”的和美画卷。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生命的美好。自然给了我们如此丰厚的馈赠,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我们理应敬畏自然、感恩自然,与自然万物惺惺相惜、和谐共生。善待生命、善待自然,其实就是善待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