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
小店鸟鸣
○ 王印明
  独自到代奇早餐店,只为满足我自己难以忘怀的味道。
  店主是两口子,大约四十岁。代奇早餐店在道路的拐角处,和许许多多街边摊点一样——在屋檐下支了锅灶,旁边是案板,被一棵枝繁叶茂的行道树罩着,看样子,那棵香樟树有些年代了,像是撑起的大伞,遮挡着风霜雨雪,过滤着灿烂的阳光。尤其是夏天,树冠如盖,郁郁葱葱,反而显得凉快。
  店主一边熟练地操作,一边招呼我进店就餐,是典型的店小二经营模式。适逢周末,雨后天晴,空气清新。或许是我去得比较早,店内只有我一个人。我照例点了自己喜欢的豆浆和油条。
  正当津津有味地享受着热气腾腾的美味,眼睛的余光感觉地上好像有个影子在晃动。我刚转过头去细看时,“啾、啾”的声音已经传入耳朵,像奶声奶气的童语,悦耳动听,仿佛是大自然的天籁。在这仅有一间门面的早餐店,突然来了不速之客,而且它的声音那么响亮、清脆,确实让人感到惊奇。
  这是一个普通的清晨,太阳从东方蹦出来,朝霞斑驳地洒在静谧的小巷,城市睁开了惺忪的眼睛。那些早餐店摊主捷足先登,开始酝酿着城市的味道,处处弥漫着妙不可言的清香,唤醒大街小巷的居民,使他们开启新的一天生活。
  就在这个夏日清晨,就在这早餐店,我被这只小鸟牢牢吸引。我想,这只小鸟进入早餐店,注定和我一样,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也许,它发出的叫声是在探寻,但我不懂它的意思,这便应了那句:人有人言,鸟有鸟语。
  仔细看,原来是一只小麻雀,羽毛才丰满,静静地站在隔壁凳子旁边。我看它,它也看我。可能是见我没有伤害它的恶意,便缓缓跳出几步,向我跟前靠近。然后,摇晃着小脑袋,眼睛骨碌碌地望着我。我立即撕下一小块油条,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鸟儿似乎想都不用想,更不需要提防,啄了两口,便叼在嘴上飞到小店的后门外。鸟儿明白,人类有就餐的地点,它也有自己的领地,尽可能不打扰别人。
  在我眼里,这确实是一只胆大的小鸟。可是,我们小时候,却不是这个样子。那时,由于我们不懂事,做着各种傻事——用筛子扣麻雀,在鸟窝抓鸟蛋,甚至用弹弓打斑鸠,经常把它们当作美食。有了这些坏习惯,鸟儿时常小心翼翼担惊受怕。大多时候,鸟儿见到人,就像老鼠见了猫,是明显的敌对关系。因此,鸟儿为了避免人类的伤害,觅食更是高度警惕,诚惶诚恐,就连衔枝筑巢,也远离民居,不暴露在显眼的位置,甚至偷偷躲在丛林里,奔波劳作繁衍生息。这就像浮躁的社会,到处暗藏着危机。从鸟儿的这种不幸遭遇,能感受到它们的无奈与无助。后来,大量农药的使用,虽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给鸟儿带来了灭顶之灾。因而,好长一段时间,农村连麻雀也成了稀罕物。难怪《庄子》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上学读了书才知道,万物应互重互爱,不可相恶相残。庄子独到的生态伦理观,永远昭示着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后来,我在城里落了脚。那是20世90年代初,公司统一修建家属楼,把绿化与建设同步规划,竹林茂密,青翠欲滴,绿意盎然,鸟语花香,一片和谐的景象。尤其清晨或黄昏,鸟儿像是一个个歌者,热衷于施展歌喉;又像吟游的诗人,喜好吟诗作对。在曲径通幽处,总会听到鸟儿的表演——“百啭千声随意移”,叫得恣肆,鸣得畅快。那里自然成了鸟儿的乐园,不由让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
  其实,早餐店离我们家属楼并不远。此刻,那只小鸟像一个乖孩子,站在小店的后门外,似乎有一种依依不舍,然而,随着店里顾客的增多,它便不知不觉离开了。
  越是熟悉,胆子越大。随后的日子,在那家早餐店,我还经常见到鸟儿,它们穿梭其间,觅食漫步,悠闲自在,似乎把小店当成了自己的家。我曾注意过,顾客也善待鸟儿,从来没有人去伤害过它们,好像都成了“老朋友”。
  时隔多日,我仍不忘第一次在早餐店见到鸟儿的情景,尤其是那一声清脆的鸟鸣,它像美妙优雅的音符,至今还在耳边回响,给炎炎夏日带来了一丝清凉的慰藉,还有一种愉悦和趣味儿。
  此刻,我抖落掉一身的疲惫,灵魂暂得诗意。此刻,我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心似莲心纤尘不染。此刻,也唯愿那只小鸟,进过小店,见过世面,觅得吃食,能够有力量振翅而起,与它的伙伴一道自由自在地翱翔在蓝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