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是小脚,可以称得上三寸金莲。
娘生我时已三十又九,我印象中的娘是中老年农村老太太。四季一身或蓝或黑的大襟上衣,黑大裆裤子白裤腰,缠着绑腿带子,灰白的头发用黑网状的络络笼成一个泡泡形状。
娘没上过学但识得几个字,是社教运动时在村里扫盲班学的。娘说当时老师夸她学得快,可是婆不让她学,就只上了几天还是个文盲,但喜欢学习的种子却从此在她心中扎下了根。娘特别稀罕读书人,打我记事起就教育我要好好读书。她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就一个劲地说读书能挣大钱,吃白馍。
可能是娘说得多的缘故吧,我从小读书很上心,也很自觉,比村里的同龄人都高一到两级,一路走来总算考入大学,成了挣工资的城里人。受娘的教化,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提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我高高举起小手大声说:“读书为了挣大钱!”这个回答在20世纪70年代初无疑是个天大的笑话,被老师和同学们耻笑了好久。为此,我生了娘很长一段时间气,觉得娘让我丢人了。其实在娘的朴素哲学中,读书挣大钱就是真理,至于当时流行的什么时髦说法,并不在她的人生哲学范畴,认识朴素但很实用,以至于我常常以读书写字为借口逃避家庭劳动,娘也就认了。
娘信神,心很善。
娘常拿着自制的供品去庙里烧香拜佛。故乡县城的骊山上有一个很有名的老母殿,离家四十余里还要爬很高的山。娘平时走路长了就脚疼,可她赶老母庙会时上山下山脚却一点不疼,也不觉得乏,说是爷(我们家乡把庙里供奉的神叫爷)给的脚程。现在想起来其实是心理因素,信仰的力量。有了信仰的心劲,娘干啥事也不知苦和累。
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乐活地操持着一家大小九口人的生活。每次烧香敬神回来,娘心情都很好,很包容,我趁此没少偷娘的鸡蛋解嘴馋,或换点学习用品。这期间娘盘点她的鸡蛋银行时,也就大度地不用笤帚疙瘩照顾我的屁股了。
善良的娘见不得别人可怜。村里人有什么困难,找到娘时,娘总是不计后果地帮忙。有一次,邻居婶子到我家借苞谷糁,娘看了看自己家已经见底的瓦瓮,犹豫了一下也就给婶拘了多半碗,还歉意地说道:“我家也不多了,这点你凑合一顿。”那天,收工回来的父亲,看到娘端上来的稀汤寡水、能照见影子的饭时,得知娘把自家当命的吃的又借给别人时,顿时怒气冲天,摔了碗还把娘暴打一顿。娘被打得几天下不了地。可娘就是不长记性,遇到类似的情况依然我行我素,帮人的心并未因此减弱。
春荒时总有乞讨的人来村上,只要到我家门口,娘听到“打发点”的声音就会出门给上一点,哪怕是实在没有吃的也会端一碗热水,总不让乞讨的人空手。其实那个年代我家人口多,吃的也很紧张,但娘总是说能上门要饭的也是实在没法子了,咱少吃一口,给点,就当积福行善了。
娘一辈子省吃俭用,对要饭的却挺大方,这也影响到了我。后来我见到讨要的总会给点,先是吃的,后是小钱。向善之心是娘给我的基因,已融入我的血脉。我曾经是娘的骄傲,最终却成了娘的遗憾。恢复高考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我有幸成为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为娘争了脸,成了娘在村里人面前的骄傲。工作后时不时给娘买点好吃的,再给点零花钱,有时还把娘接到县城住几天,娘也因此在村上很有脸面。后来因为工作的变动,离家远了,加上要顾自己的小家,看娘的时间少了,直至娘病倒不省人事时,我仍在工作中。娘到离世也未与我说上一句话,这也成了我娘俩的遗憾。
娘越老越希望我常回家看看。每逢节假日,娘总会拄着拐杖到村口我必经的路上往南守望,直到看见我的身影时才扭头回家,无论寒冬酷暑,娘都坚持着。等我进家门时,看见灶上的火已点燃。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娘总是没好气地说:“你个没良心的还知道回来呀!”第二句便是疼爱地问:“我娃饿了么,想吃啥妈给你做。”接着便是娃(我女儿)好着么,看你整天一个人管娃(当时我和爱人不在一地工作,平时女儿跟我生活)顾不上吃又瘦了。其实,我那时快步入中年,人多少有点发福,可在娘的眼里却是饿瘦了。我有时因事某个节假日没能回去看娘,娘会在村口等到天黑许久后,才一个人落寞回家。
每次离家时,娘总是送我到离村很远的地方,当我回头,仍可以看见娘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站立着,直到我走出她的视线。她伫立在寒风、烈日下盼儿归来、送儿离家的身影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我时不时梦中娘的样子。
娘离开我已经二十年了,每年清明我都会在娘的坟头烧一些纸钱,给娘重重地磕三个响头,可再也听不到娘疼爱的骂声和絮叨。我常为自己在娘临终前未和娘说上一句话而深深自责。我的确是一个不孝之子,除了微薄的经济付出,缺了对娘的陪伴与交流。特别是在娘有病盼我回家时,我却因为要工作,要照顾正在上高三的女儿,几个月顾不上回家看娘一回。我知道病倒前的几个月,娘是如何撕心裂肺地想我盼我,她宁可想我想得要死,也不忍心叫我回家,怕我耽误工作,照顾不好即将高考的女儿。
娘是带着遗憾走的。娘走后,我深深地体会到“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滋味,那是一种刀割心而又喊不出的痛!那是一种疯狂而又无处发泄的无奈!那是一种欲哭无泪的哀悲!那是一种追悔莫及、不可挽回的遗憾!
人生难得圆满,有得必有失。如果可以从头再来,我还会听娘的,无论善良、正直、吃亏会给我带来多么的不幸,但我的心是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