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养生原来皆寻常
○ 刘欢欢
  天热,拿起茄子豇豆,就会想起它们才是夏天的标配菜。小时候在老家,一到暑假,菜蔬无非就是一街两巷常叫卖的黄瓜、辣子、茄子、豆角、洋柿子,我妈拿着从我地里摘的大炮辣子不会做,只会做前面几个。我们把豇豆叫作豆角,一到夏天,架上挂满了长长的豆角,摘下来母亲焯水会凉拌半盆子,产量太大,又无从保鲜,因此想着尽量早些消耗完。
  这些太常见的蔬菜,常常让年少的我,想象课本里的词语: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我甚至一度认为我瘦,也叫面露菜色,那时候,暑假应该很少吃肉,因为没有冰箱,所以,常见的菜蔬天天变着花样见面:今天凉调豇豆,明天蒸茄子,后天拍黄瓜,甚至来个火焰山(糖拌西红柿),当然主食粘面更常见。
  现在,生活已进入小康阶段,才明白小时候吃的都是养生菜。反而,鱼肉蛋奶,甚至鲍参翅肚,让今天的人生出诸多富贵病。身体消化不了,只能损伤脏器。“癌”字,三个“ 口”,好东西吃得太多。有医生说,把“山”都掏空了,坐吃山空就得癌症了。还有一种说法是,今天的“吃”字,就是让人吃得和乞丐一样:吃普通的食物,适时应季,吃少、吃简单。
  但似乎现在的夏天,晚上夜市的烤肉才是标配,走过街道门市,一家挨着一家的烤肉摊子桌桌满员,成把的串串签子靠着锅沿,等待围一圈的亲朋好友一人炫一串,肉串欲滴的油水快要顺着手流到胳膊脊背上。曾见一彪形大汉很快用牙齿斜逸进嘴里,大口咀嚼,不忘中间大口喝冰啤… …哎呀,不敢看,更不敢想,不知晚上胃里进食那么多东西,当天晚上咋美容呢?不是说,睡觉是最好的美容么。
  晚上凉拌个蒜泥豇豆,喝碗晾凉的鸡蛋面水、大米油,好好睡一觉,第二天又是一条好汉。人间毒素不少,那些不适、不合时宜,会伤身害心,靠美食养生,是苏东坡调养心神、舒畅情志的一大方法。明末学者王如锡编撰的《东坡养生集》,收录了苏轼丰富的养生绝学,其中有“菜羹赋”“老饕赋”“桂酒颂”“东坡羹颂”“ 猪肉颂”“蜜酒歌”“豆粥”“东坡酒经”“漱茶”“姜粥”“记三养”等等;可见苏轼非常重视平日食物的养生效果。
  人生泥泞,需要靠清爽的黄瓜洋柿子,来给肠胃洗澡;世间烦躁,需要茄子豇豆的清拌吃法,来平静心神;人情薄凉,靠辣子生姜来温暖岁月庚齿。原来最平淡的生活,才是最熨帖的生活。那些自小陪伴我们的食材,如红豆绿豆、苞谷花生、大米白面,花钱少,却最养人。
  人何尝不是呢?那些简单的人,才是我们前行路上可靠的同行者,才是人间最宝贵的财富,可又有几个人关注他们呢?他们默默地发着自己的光,认真地干着自己的活,如夏天的茄子豆角,不误食时,不误餐桌,却很少被看好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