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时,我常坐鱼缸旁,俯观鱼儿欢游,听水流汩汩,把繁忙、琐碎都滤掉,悠然地捡拾起惬意的时光。
鱼缸是瓷质的,圆形。是几年前我从瓷器店里淘来的。
直径五十厘米的瓷缸,内外釉面洇着大写意泼墨荷影,像从泛黄旧信笺里漫出来的水墨小品,在光影里轻轻晃着古意,那花叶随着荡漾的水纹便摇曳起来。
缸内的造景是我自己搭建的。我用奇石作山,几块石头缝隙里冒出几抹柔草。再用石头和蜘蛛螺贝壳搭建一座小桥。一块珊瑚矗立在一块奇石凹槽里,珊瑚旁耸立着一棵微缩椰子树,奇石脚下是一堆小海螺、小贝壳、小石子。增氧泵的砂头里冒着咕嘟咕嘟的水泡,红色光谱给鱼缸里的景致更增添几分鲜活的梦幻。
这里是鱼儿悠然自得的“桃花源”。水草舒展着纤细腰肢,在水流里轻摆,像身着绿纱的仙子曼舞。水面漂浮着三片翡翠般的浮萍,它们是鱼儿的阳伞。偶尔有鱼尾扫过,阳伞便打着旋儿漂移起来。大大小小的贝壳、海螺错落有致,纹理藏着潮起潮落的故事,给这方小世界增添了几分大海的神秘。
鱼儿无疑是这方天地的主角。它们悠然游弋,在蜘蛛螺贝壳与石头搭的“桥”下穿梭,忽而在水草间藏起身子,忽而俏皮地闪现身影,像一群捉迷藏的孩童,把清浅的水世界勾勒得活泼、生动。每当我在鱼缸上空探头,奇妙的事儿就发生了——它们像装了敏锐的“雷达”,“嗖”地从各个角落聚拢而来,挤挤挨挨,仰着小脑袋,小嘴一张一合“啵啵啵”啄着水面,索要鱼食。那迫切的样子像极了幼儿园里高高举手的一群孩子。我仿佛听到它们争先恐后地叫嚷着:“我要吃,我要吃,我也要,我也要……”让我不由自主地咧嘴笑出声来,心被它们叫得酥酥软软的,忙不迭撒下鱼食。
鱼儿吃饱时,就在桥下桥上欢快地穿梭游动起来,你追我赶,活跃得像一群刚下课的学子。偶尔游近悬浮的一粒食物,用嘴轻碰一下鱼食,嫌弃得直接扭头摆尾游走,那不屑一顾的样子活脱脱一个吃饱了挥手胡乱拨拉食物的婴儿,让我忍俊不禁,常常感叹它们的可爱、灵动与鲜活。
平静闲适的时光偶尔也会泛起涟漪。一次清洗鱼缸后,我数来数去,鱼儿竟少了一条。
怎么可能呢?莫非鲤鱼跃了龙门?不可能呀!满心疑惑间,突然惊觉,莫非是搭造景观时,不小心将它压在石子、贝壳下了?慌忙翻开一堆小石子和贝壳,果然找到了那条鱼。
日子慢慢流淌,鱼缸依旧是我治愈的角落。它盛着的何止是鱼水景致,是我在烟火日常里偷来的悠然,是与小生命相伴的喜与忧,是岁月长河里,值得指尖细细摩挲的珍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