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5日
咸阳:激活多领域发展动能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7月4日,咸阳市召开“打硬仗 求突破 决战决胜‘十四五’迈出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更大步伐”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咸阳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丁收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卫东,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展续垚出席发布会,就咸阳市在教育、人社、文旅等多个领域积极作为,不断推出务实举措,取得显著成效答记者问。
  教育:提质增效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咸阳市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坚持党建引领,为教育发展强根铸魂。全市实现党组织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全覆盖,还与驻咸高校协同组建14个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稳步实施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城乡学校正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迈进。同时,通过多渠道补充教师,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为质量提升积蓄了动能。
  此外,咸阳市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新增一批省级示范校园,并推进西咸教育一体化。实施“阳光招生”,净化教育生态,还完善助学体系,确保上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2024年,旬邑县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武功县、长武县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5年来,咸阳教育有11项经验做法在全国或全省推广。
  人社:稳就业保权益 筑牢民生底线
  咸阳市人社部门聚焦市委、市政府“八场硬仗”总体部署,对标“稳就业促增收硬仗”任务,突出“政府引导+市场配置”双轮驱动,就业大局保持稳定。
  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均完成全年任务的半数以上。人社部门通过挖掘市场岗位和稳定公共岗位,以及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等方式,扩大就业岗位供给规模。今年以来,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就业1.4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9 亿元,带动就业2989 人。
  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人社部门高频开展招聘活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达95.29%。同时,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此外,还通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三项工程,促进就业增收。
  人社部门围绕劳动权益保障、根治欠薪、调解仲裁三大重点工作,强化组织领导,综合施策保障,细化职责分工。2025年上半年,为 2686 名劳动者追发工资3081.3143万元,仲裁办结802件案件,调解率和仲裁结案率均超全省要求,欠薪平台线索办结率达 99%左右,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文旅:融合创新 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咸阳市文旅局将文旅产业作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从政策支持、产品创新、业态融合、宣传营销等方面发力,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科学规划设计,明晰了建设“一市一地”、构建“三线三链”、推进“百镇百品”的发展路径,并出台相关方案,构建全域联动推进格局。坚持项目引领,谋划储备重点文旅项目300 余个,乾陵成功创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咸阳博物院(新馆)等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
  在文旅融合方面,咸阳市焕新升级一批老街、夜市和民宿,推出230余种文创产品,还与西安共推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创新宣传营销方面,推出“山南水北 咸阳很美”宣传语,策划系列活动千余场次,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
  今年上半年,咸阳接待游客5970.04 万人次,游客总花费359.52 亿元,同比 分 别增长6.67%、8.87%。文旅局通过打造“秦时明月 梦回咸阳”等文旅新IP,运用数字技术解锁新体验,让咸阳文旅火爆出圈。精心策划“清凉一夏逛咸阳”暑期系列文旅活动,涵盖6大板块、150 余项,并推出多项针对中高考学生的惠民措施,邀请人们感受咸阳的独特魅力。
  咸阳市在教育、人社、文旅等领域的一系列举措,切实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咸阳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探索创新,书写更加精彩的发展篇章,向着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 丝路名都”的目标稳步迈进。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杨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