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4日
天汉夏日草木香
○ 周永兰
  不觉就到了芒种。风热起来了,草木愈发苍翠,把天汉大地装扮成秦岭南边的一块翡翠,绿得蓬勃,绿得润泽,绿得生香。
  “五月榴花照眼明。”微雨中,朵朵榴花灿然笑着,明媚的脸庞从绿叶丛里探出来,仿佛鲜红的铃铛,又似小巧的喇叭。铃铛摇呀摇,喇叭吹呀吹,金黄的花蕊不断颤动,像无数根跃动的音符,演奏起一曲夏日欢歌。歌声里,麦子黄了,秧苗绿了。
  栀子开了。
  家乡人对栀子花的爱刻进了骨子里。九县两区,平原山地,哪个地方不种栀子?前些年评选市花,栀子花呼声颇高,虽然最终是有 400 余年树龄、被誉为“植物熊猫”的古旱莲当选,但丝毫不影响广大市民对栀子花的一往情深。芒种前后,花市菜市,商铺住宅,处处可见栀子花洁白俏丽的身影。从早市归来,白发老翁,妙龄少妇,魁梧大汉,提着的购物袋里,少不了几把栀子花。
  端午节到了,栀子花备受青睐。这天买花要趁早,早上九点后,想买花就得在街市上找了又找。即便有,也大多是小叶栀子,花瓣娇小,香味远不及大叶栀子那么馥郁。今年端午节,我早早起床为的便是买花。五元钱五把,二十多个花苞。回家略作修剪,客厅卧室卫生间,每个地方摆放一瓶。到了下午,花儿次第开放,每个屋子都是香的,无论做什么都有花香萦绕,足足美了好几天。
  枇杷黄了。
  街道边,公园里,金灿灿的枇杷挂满枝头,在墨绿叶片的衬托下,更是惹人注目。馋嘴的人儿摘下一颗,味道酸涩得直吐口水,眉眼都挤在了一起。周围人哈哈大笑,提醒道,这是观赏性枇杷树,你没见那果子很小么?
  这话儿若让卖枇杷的果农听去,肯定会笑着摇头说:“只对了一半”,肯定会拎过一提枇杷让大家品尝。那些枇杷都带着寸把长的把儿,用细绳绑在一起,一串一串黄澄澄的,或挂或放,都很好看。枇杷不大,却很是饱满。吃上一颗,你能品尝到阳光的灿烂、露水的香甜。
  看着你享受的神情,果农会自豪地说:这才是咱汉中正宗的水果枇杷!好坏不在个头,在内里。
  可不是?勉县的同沟寺,宁强的阳平关,镇巴的泾洋镇,所产枇杷都不甚肥大,圆滚滚的,味道极美,或甘甜爽口,或酸甜宜人,是当地人心中的“黄金果”。村民们种它以致富,小小的枇杷甜了人们的口,更甜了果农们的心。
  桃子熟了。
  女儿去外地上学后,每到夏天,心心念念都是家乡的桃子。说外地的桃子太软太甜,还是老家的桃子吃着过瘾。
  汉中的桃子好在哪?作为最常见的水果之一,每到夏至前后,各个品种的桃子接连上市,油桃儿,毛桃儿,考桃儿……这时候,桃子成了家里的主要水果,洗净放入白瓷盘,既养眼又养心,女儿常用来当做早餐或晚饭。她喜欢吃甜脆桃,桃肉紧实,咬着喀嚓作响;味道清甜,多吃也不觉得腻。
  我喜欢的是考桃儿。考,老之意;考桃儿便是老桃儿。果子不大,桃心形,表皮深红。熟透了的考桃儿轻轻一掰便是两半,鲜红的汁水从裂口处流出,香味也随之溢出。它的果肉软硬适中,蜜甜蜜甜的,后味带点儿酸。这种老品种桃子,产量低,卖不上价钱,现在很少见了。那年暑假去山里探望帮扶的女孩,她家门前便有几株考桃儿树。天旱缺水,桃子品相不好,味道却浓。这么多年过去,那个去了大城市的女孩是否还记得那老桃树?那几棵桃树是否年年结果?
  西乡的桃子大多是红色,也有黄桃,是颜色,也是品种。蟠桃也是黄色,不过长相完全不同,扁扁的,像小南瓜。以前我没买过这桃子,觉得有“欺世盗名”之嫌。前几天,学生塞给我一个蟠桃,说是高家池自家果园里的,特别好吃。我嗅了嗅,竟然有股清香味儿。洗净品尝,异香满口,与之前吃过的桃子完全不同。咂摸着唇齿间的余香,想到与它的相遇竟迟到多年,懊悔不已。
  今年的桃子又丰收了,等待女儿回来大快朵颐,以慰乡愁。其实我知道,她真正思念的,是汉中的多情山水,芬芳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