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30日
墨耘·曾广闲文专栏
怼人大师王阳明(4)
○ 墨耘
  三、思辨之怼:坚守批判精神
  王阳明除了研读儒家经典外,还对佛学、道学等不同学说广泛涉猎,奠定了很好的辩证思维基础。
  王阳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著名论断,源自某次与禅僧的机锋相对。当对方声称“佛氏轮回之说最为精妙”时,王阳明笑而不语,只将茶盏中的清水注入空碗。水光潋滟间,他轻声道:“阁下饮下的这杯茶汤,究竟是前世因果还是当下因果?”僧人无言以对。这种以现象破玄虚的手法,完美展现了其思维的敏捷性与表达的形象性。
  王阳明的弟子萧惠沉迷佛道,屡次怼王阳明。第一次,萧惠向王阳明倾诉自己“私欲难克”,苦于无法成为道德完人。他抛出一个问题:“己私难克,奈何?”王阳明反问他可否将私欲说出来,直接要求萧惠指出私欲的具体所在。萧惠茫然无措,坦言“寻私欲亦不可得”。此时,王阳明点破其症结:“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汝今正是认贼作子,缘何却说有为己之心不能克己?”第二次,萧惠自述困惑:“已觉此学(心学)工夫明白,但于杂学上妄想,不能断绝。”面对萧惠的辩解,王阳明用“不问我所悟,反问我所悔”的反问,将学生从知识迷宫拉回心性修养的正途,并用比喻清除萧惠的思维迷障:“譬如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第三次,萧惠向王阳明请教生死之道,王阳明则以“知昼夜即知生死”为切入点,引导其从日常生活的“心体”出发理解生死本质,萧惠不解:“岂有人不知白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