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30日
贺家庄的南沟
○ 袁永宏
  二十多年来,南沟的影子时常在脑海中游荡,像一尾不肯沉底的鱼。闭眼便见那沟水清浅,几个赤条条的孩子在水中扑腾,水花溅起碎银般的光。螃蟹躲在石缝里,我们轮番伸手去掏,有时被钳住了指头,便嗷嗷叫着甩手,引得众人哄笑。那笑声如今想来,竟比沟里的水还要清澈。
  昨日,我约好儿时的伙伴小龙,重寻旧地。贺家庄的南沟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水瘦了许多,几块石头突兀地立着,像是老人嘴里残存的几颗黄牙。水芹菜稀稀拉拉地长着,茎秆粗硬,泛着青紫的颜色,像是一根根细小的竹签。叶片也不再鲜嫩,边缘微微卷曲,透着枯黄的锈斑,摸上去沙沙作响,失了水灵的脆劲儿。掐一段茎放在嘴里嚼,一股子难以言喻的草腥气,还带着些泥土的苦味,叫人不得不“呸呸呸”地吐出来。我问小龙可还记得当年我们洗澡的地方,他支吾着指了一处,却又不敢确定。我俩顺着河边继续走着,一棵柳树出现在我俩眼前,这棵生长在河岸的柳树已长得极其高大,垂下的枝条几乎要探入水中。我俩用柳树作为参照物,找到当年洗澡的那处瀑布和水潭,如今淤塞了大半,岸边丛生着枯黄的芦苇。小龙蹲下身,用镢头拨了拨石头,惊起几只小虫,倏忽钻入泥中不见,我俩盯着渐渐澄清的水面,等待螃蟹的出现。
  找了好久,我俩才抓到三只小螃蟹。两个人继续沿着河岸行走,试图找寻更多熟悉的痕迹。小龙忽然停住,指着一处凹陷的岸壁:“记得吗?我们在这儿藏过火柴,偷着烤玉米和洋芋吃。”我细看那处,确有些印象。那时我们常从地里掰来未熟的玉米或刨些洋芋,躲在河岸上烤着吃,虽半生不熟,却觉得是人间美味。如今那凹处已坍塌大半,被杂草占据,再难容人藏身。
  归途上,我们都没怎么说话。暮色渐浓,远处的南沟成了一道黑色的缝,像是大地的伤口。小龙在岔路口与我分别,他的背影很快消融在夜色中。
  夜里,我躺在老家的炕上,听着窗外虫鸣,忽然明白:我所追寻的并非那条真实存在的贺家庄的南沟,而是那段永远逝去的、清澈见底的童年时光。它如同南沟里的小鱼小蟹,早已在时光的浊流中消失无踪,只留下一些似是而非的记忆,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偶尔泛起微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