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清晨,妈妈说要带我们回老家体验“自然课堂”。当汽车驶过最后一个山坳时,透过车窗望去,爷爷正戴着草帽站在田埂上朝我们挥手,身后的菜畦像绿色的棋盘铺展到天际。
大人们挎着竹篮走进菜地后,我和妹妹立刻化身小小建筑师。我抡起小铁锹,学着动画片里鼹鼠打洞的样子,在松软的泥土上划出两道弧线。妹妹攥着塑料铲,像勤劳的土拨鼠般跪坐在地上,发辫上的蝴蝶结沾了泥点也浑然不觉。当两个圆润的土坑初具雏形时,我的额头已沁出细密的汗珠,后背的衣裳也贴在了身上。
“看我的秘密通道!”我神秘兮兮地在两个土坑之间挖出蜿蜒的沟壑。妹妹心领神会,立刻抱着红色小水桶奔向田边的蓄水池。清亮的水流顺着我们搭建的“运河”欢快流淌,在阳光下折射出碎银般的光点。我们用湿泥捏出歪歪扭扭的小人,还给泥狗子插上狗尾巴草当尾巴,逗得妹妹咯咯直笑。妈妈举着手机记录下这珍贵时刻——镜头里两双沾满泥浆的小手,衬得我们的笑脸格外灿烂。
正当我们得意扬扬地欣赏“水利工程”时,铁锹突然碰到一团蠕动的白影。“是蚕宝宝吗?”妹妹踮着脚尖凑过来。我用树枝小心拨弄,那些蜷缩的小生物立刻团成珍珠般的圆球。“这是西瓜虫!”闻声而来的妈妈蹲下身,指尖托起一只正在舒展身体的虫儿,“等它们穿上黑色铠甲,就能变成会滚动的‘小西瓜’呢!”
夕阳染红天际时,我们的塑料桶里已经攒了半桶“活宝石”。奶奶挎着装满新鲜蔬菜的竹篮走来,看到我们沾满泥巴的裤脚也不恼,反而笑呵呵地说:“土地公公最喜欢活泼的小园丁啦!”晚风送来青草香,田垄上的蟋蟀开始演奏夜曲,我和妹妹三步一回头地走向炊烟袅袅的老屋,衣兜里还偷偷藏着几只西瓜虫。
这片承载着祖辈汗水的土地,不仅是蔬菜生长的摇篮,更是珍藏童年欢笑的百宝箱。每当翻开那张定格着泥手印的照片,仿佛又能听见清泉流过泥沟的泠泠声响,看见西瓜虫在掌心滚动的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