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2日
沔水情缘
○ 王印明
  我所在的这座小城叫勉县,古称“沔县”,因沔水而得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载:“沔水又东径白马戍(张鲁白马城)南,浕水(咸河水)入焉”。后因“沔”字生僻,1964年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沔县”改为“勉县”,一直沿用至今。沔水又被称为汉水,沔水汤汤,居于三千里汉水上游。勉县这座古老的小城同沔水一样,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淳厚的人文气息。
  勉县位于陕西汉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岭,南亘巴山,居于川、陕、甘要冲。勉县城居于秦巴之间,汉水穿城而过,像一条玉带,逶迤向东。从空中俯看,山川河流,轮廓分明。南边是巍峨陡峭的巴山北缘——定军山,北边是起伏延绵的秦岭余脉——天荡山,与勉县老城西面的古阳平关互为掎角之势,汉水与咸河在老城外交汇,激流险滩成为天然屏障难以逾越。正是这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219年正月,蜀汉军队夜渡沔水与曹魏军队大战定军山,蜀汉老将黄忠斩杀了魏将夏侯渊,定军山一战成名,刘备自此占据了汉中,并在沔阳旧州铺设坛称汉中王,建立了蜀汉政权,在三国鼎立中站稳了脚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些曾经的历史遗迹,如今成为勉县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1905年,由京剧名家谭鑫培主演的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问世,轰动一时。一百多年来,定军山声名远播,勉县也成为中国有名的“电影之乡”。
  水是生命之源。我曾无数次地溯流而上,探究沔水的源头,只是了解了一些皮毛,并没有太多的收获。听上了年纪的人说,沔县曾是汉水上游重要的水陆码头,当年河道宽阔,水量充沛,船只顺流而下,下汉中,到汉口,繁极一时。到民国时期,历时十多年的规划、勘测和修建,终于在沔县老城以西筑起了“汉江第一堰”,并开渠引水,建成了横贯沔、褒两县,长达30多公里的“汉江第一渠” —— 汉惠渠。自此打破了“汉江不田”之古谚,水田产量大增,沔县成为“鱼米之乡”,惠泽了汉江两岸的百姓。
  20 世纪 7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在勉县县城段修建的九冶汉江大桥,结束了勉县汉江上没有桥的历史。这座光荣的大桥仍在使用,它连结着历史和未来,也是矗立在我们记忆里的心桥。
  清晨或黄昏,漫步一江两岸,遥望青山,鸟鸣堤畔,花香阵阵。华灯初上,色彩斑斓,如梦如幻,有一种“水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画中”的感觉,简直就像一处桃花源。汉水之上五桥飞架南北,长虹卧波,格外耀眼。它们承载着城市的交通功能,联通着外面的大千世界。余秋雨说:汉中,是人类最宜居的地方。
  人常说,品读历史,就要追根求源,才能了解上下五千年。读懂勉县,就要从沔水开始,这足够我用一生的时间。三国圣地,美丽勉县。我生于斯,长于斯,勉县就是我的故乡,是我心心念念的地方,这里有属于我的诗与远方。上世纪80年代,在春风又绿汉江南岸时,我怀揣梦想,在城里落了脚,扎了根,像老电影《陈奂生上城》的主人公一样,真正过了一把城里人生活的瘾。在这种极具静谧之感的小城,我早已融入了其中,而且一待就是三十年,安居乐业,生活闲适,这里也见证了我的成长与发展。
  仰望天荡山山顶灯火,回望一江碧水。站在沔水湾广场,一座十三层沔阳楼巍然屹立,像一支饱含深情的如椽大笔,书写着沔水儿女的辉煌与荣光,我真切感受到家乡澎湃着的生机与活力。一江碧水从我的心底流过,带着我深沉清澈的爱意,不舍昼夜,浩浩荡荡向远方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