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田野,藏了一冬的野菜从土里出来。这些沾着泥土香的绿色嫩芽,不仅承载着春天的味道,更串联起两代人温暖的记忆。
小时候,每年春天刚开始的时候,我和母亲都要去挖野菜,就跟约定好了似的。我扎着两个小辫儿,像个小兔子一样,在田野里蹦蹦跳跳地找野菜。母亲呢,总是笑眯眯的,不慌不忙地跟在我后面。她的目光始终温柔地追随着我,时不时轻声叮嘱:“小心田埂湿滑,慢点儿跑。”有次我一门心思往前跑,没注意脚下有个小土坑,“扑通”一下就摔地上了。膝盖擦破了皮,手心也全是泥,当时我心里委屈得不行,嘴巴一撇,差点就哭出来。母亲急忙跑过来,心疼地将我扶起,一边轻轻吹着我的伤口,一边安慰道:“没事儿,咱们拍拍土,一会儿就不疼啦。”在母亲的安抚下,我很快又恢复了活力,继续在田野间穿梭。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渐渐长大,生活被各种学业、工作和琐事填满。以前挖野菜可让我高兴了,每次都盼着去,结果后来忙来忙去,彻底把这事儿忘掉了。直到今年春日的一次闲谈,朋友偶然提到“荠菜饺子”,那一刻,那熟悉的嫩绿瞬间在我脑海中浮现,那些沉睡已久的童年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我仿佛又看到了小时候在田野里嬉笑奔跑的自己,闻到了泥土与野菜混合的独特香气。
母亲在一旁忙碌,许是不经意间瞥见了我脸上复杂的神情,又或许是与我心有灵犀,她停下手中动作,微笑着提议:“今天咱们去挖野菜吧!”我们提着竹篮,拿着小铲子,一同走向村头的田野。当踏入田野的那一刻,春风依旧带着熟悉的泥土腥甜扑面而来,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亲切味道。放眼望去,麦浪随风翻涌,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田埂上、沟渠边,蒲公英、荠菜、苦菜等野菜像是得到了召唤,整齐地排列着,仿佛在热情地等候着我这个久违的朋友归来。
再次站在田野间,春风轻轻吹在脸上,泥土散发着熟悉的芬芳,一切都似曾相识,却又有些不同。母亲已不再年轻,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她的动作没了往日的利落,身体也微微有些佝偻,但她那双布满皱纹的手,依然能精准地识别每一株野菜。只见她弓着腰,指着一棵叶片呈锯齿状、平贴在地面的野菜,耐心地对我说:“看,这就是荠菜,包饺子可香啦!”说着,她拿起小铲子,轻轻斜插入泥土,手腕轻轻一转,整株荠菜便完好无损地出土了,根上还沾着湿乎乎的土。
我学着母亲的样子拿铲子去找荠菜,费了好大劲,过了好久才发现一棵。我可激动了,把小铲子插进土里,使劲一撬,没想到用力太大,把荠菜根给弄断了,当时我就挺失落的。母亲却笑着安慰我:“别着急,挖野菜可是个细致活儿,多试几次就好啦。”在母亲的鼓励下,我没有放弃,继续耐心寻找和挖掘。当终于挖到完整的荠菜时,篮底铺满了带着露珠的春天,每片叶子都水灵灵的。
挖完野菜,我们满载而归,一回到家便一头扎进厨房。我迫不及待地将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野菜放进水盆,轻轻揉搓,每一片叶片都被清澈的水温柔包裹,洗去泥尘后愈发嫩绿鲜亮。接着,把洗净的野菜放入滚烫的锅中焯水,焯水后的野菜被细细切碎,与鲜嫩的猪肉末搅拌在一起,再佐以葱姜蒜和各种调料,简单地一调,鲜香的饺子馅就完成了。一家人围在一块儿,有人擀饺子皮,有人包饺子馅,没多大工夫,盖帘上就摆满了胖乎乎圆滚滚的饺子。饺子下锅煮熟捞出来,咬上一口,野菜的清爽和肉香一下子在嘴里散开,全是家的感觉。
当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我夹起一筷子野菜饺子放入口中,那鲜美的滋味瞬间在舌尖绽放。野菜的清香裹挟着童年的记忆、儿时挖野菜的单纯快乐,以及长大后对往昔的眷恋、对亲情的珍视,都随着这一口口美食,深深地融入心底。
这藏在泥土里的野菜,就像一根看不见的线,把过去和现在连在一起,让简单平凡的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温度。它是童年的美好回忆,是亲情的温暖纽带,是记忆里最亮的宝贝。以后的每个春天,我都盼着能和家人一起奔赴田野,延续这份独属于我们的春日之约,让这份带着泥土芬芳的爱,在岁月里永恒流转,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