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1日
《流声:中国姓名文化》(连载27)
○ 李浩
  清代大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号板桥,《红楼梦》的作者曹霑号雪芹,都在别号中寄寓了他们的理想和情趣,淡雅隽永,以致后来竟以号行,他们的名字反而很少被后人所提及了。笔者以为,自号是了解古代诗文作家审美情趣的一个窗口,通过自号可以管窥古人的志趣和情怀。从古人多以遁叟、志圃、居士、野夫、布衣、散仙、道人、渔者、野樵、遗老等词题写自号,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理想,当然,也有不少贵族豪门,东施效颦,附庸风雅,取些恬淡古拙的别号,以掩盖他们的名利贪欲之心,这应该另当别论。文不如其人,号也不尽如其人,这都是常有的事。
  自号可以是三个字,例如晋代的葛洪自号抱朴子,唐初诗人王绩号东皋子,晚唐诗人李商隐号玉溪生,元代词人仇远号山村民,元代画家倪瓒号云林子、幻霞子、荆蛮民,清代画家石涛别号大涤子。也可以是四个字,其中以“某某先生”“某某居士”“某某山人”“某某道人”最多。以先生为号者有:五柳先生陶渊明、笑笑先生文同、东莱先生吕祖谦、明道先生程颢、伊川先生程颐、阳明先生王守仁等。以居士为号者有: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东坡居士苏轼,易安居士李清照,幽栖居士朱淑真,秦观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等。以山人或野人为号者有:华阳山人顾况、三外野人郑思肖、九龙山人王绂、四溟山人谢榛、射阳山人吴承恩、八大山人朱耷。以道人自号者有:白石道人姜夔、龙洲道人刘过、松雷道人赵孟頫、清远道人汤显祖等。也可以是五个字,如明代戏曲作家高濂号瑞南道人,又号湖上桃花渔,明代小说家、“三言”的作者冯梦龙号墨憨斋主人,“二拍”的作者凌濛初别号即空观主人,连意大利教士利玛窦来华传教时,也给自己取号大西域山人。有六个字的,如清代画家金农号二百砚田富翁,现代著名画家潘天寿自号雷婆头峰寿者。甚至有七个字者,如清代画家郑板桥仰慕徐渭(号青藤道士),故自称为“青藤门下牛马走”“青藤门下一走狗”。
  但最常见的自号多为两个字,其中又多以山、陵、湖、川、谷、村、翁、斋、庵、堂等字构成。如晏几道号小山,王安石号半山,文天祥号文山,元好问号遗山;杜甫号少陵,梅尧臣号宛陵;范成大号石湖;陈亮号龙川,归有光号震川;黄庭坚号山谷,方回号虚谷;刘克庄号后村,陶宗仪号南村;陆游号放翁,岳珂号倦翁;杨万里号诚斋,萨都剌号直斋,著《酸甜乐府》一书的维吾尔族文学家贯云石号酸斋,徐再思号甜斋;张翥号蜕庵,刘效祖号念庵,张岱号陶庵。著名古文字学家唐兰谈到殷墟卜辞研究时说:“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这就是所谓的“甲骨四堂”,分别指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董作宾(彦堂)、郭沫若(鼎堂)。
  古人有时还以年岁自号,其中有些是以生年自命的。例如五代的杨凝式、明代的周星诒都自称癸巳人,明代的徐洪星自称甲子老人,清代周寅号甲寅人,吴衡照号辛卯生,黄丕烈自称癸未人,汪适孙号甲子生,查士标号后乙卯生。研究古代人物,如果传记资料缺乏,这些别号对考证古人的生卒年岁有很大的帮助。还有些是以某年寿辰为号的,我们经常在书画题款上见到的花甲子、八十老翁、百岁老叟等皆是。
  有些人甚至以号行天下,而名和字竟失传了。如章回小说《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耐庵可能就是他的号,而名和字以及生平事迹旧籍记载绝少,已不可考。写《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评《红楼梦》的脂砚斋,都已无法考知他们的姓、名、字了。
  有些人的号非常奇异古怪,如果参以生平事迹,仔细研究,可以见出命号者的思想信仰、学识才情、经历遭遇。如元代姜思周号花酒头陀、丁祐号有发僧,明代徐树丕号活埋庵道人,表现出作号者内有隐衷,情多愤激。明代唐寅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又号普救寺婚姻案主者,表现出命号者放荡不羁、自由解放的异端思想。清代僧人成果号“万里行脚僧,小浮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侯”,则是通过模拟别号的方式,宣泄玩世不恭的情绪,堪称是一篇人物思想录。萧遥天曾经说:“一个人往往拥有百数十个的,这也是中华知识分子特有的名字艺术。把一个喜立别号的人的此类艺术静心欣赏,是一篇精简的自叙传,凡志趣、寄托、才调、业绩、癖好、居室、收藏、形貌,多可窥其大概,甚至心坎深处的隐衷,也自此处流露。”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