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7日
一场千年中国社会大变革 一代陕北知识分子大觉醒
长篇小说《大陕北》(连载209)
○ 姬晓东
  “哥,给你说个事。”李四低眉低眼找到马伯雄,说。“谁是你哥?没看我忙着。”马伯雄气冲冲地说。李四贪污的事一出,对他的好感烟消云散,心里连说是自己看走了眼。“马县长,你要给我主持公道,求你了。”李四的口气硬了起来,却是带着哭腔说。“挺起胸膛,说,啥事。”马伯雄依旧黑着脸,口气缓和了一些,问。“我要参加运输队或担架队,可是他们不要我。”“不要你。哼,还不是因为你干的好事。”马伯雄带着讥讽的口吻,道。“那错真是我一闪念犯下的。”“不提那个了。抬担架是要身体健全的,你走路都不利索,能争分夺秒抬担架,去救治伤员?”马伯雄问。“那,总要给我找个合适的工作,将功补过吧。”李四说着,眼睛里闪出真诚的光。“这样吧,你给他们说说,我同意你先到预备队,到时看有啥具体的工作适合你做。对了,马苗现在在干吗?”马伯雄想起了马苗,问。县政府撤离米脂后,万合纺织厂也藏了设备,撤离到城郊。
  “马苗忙得厉害,领着一群婆姨,日夜为解放军赶制两千件军衣。没了机器,军衣要清一色手工缝制,速度有些慢。”李四得意地说,脸上却涌出尴尬。他与马苗的差距越来越大。
  “对了,我差点忘了,叔叫你抽空回去一趟,说有要紧事。”李四记起老丈人安顿的事,说。
  87
  “父亲,找我?您身体无碍吧?”马伯雄恭恭敬敬地站在父亲面前,问候。看着深陷椅子里的父亲,是越来越羸弱瘦小,倒显得那把百年椅子,无论是腿还是面,都那么坚硬粗壮,红木背靠更是高大威严。
  李四被撤职后,羞于见人,米脂城里不回,老丈人家不去,跑回自己的破窑洞里。马老爷让常管家去找他,回庄园协助管理。李四耷拉着脑袋回来,尽心尽职,埋头工作,逐渐让马老爷感到了满意。之所以让李四回庄园,除了见他无所事事,另外的原因是,他那样的革命者,为了马苗还偷拿了玉镯子而坏共产党的规矩,足以证明他是多么爱自己的女儿。就冲这个,马老爷慢慢喜欢上这个拉着瘸腿,跑前涉后的女婿。
  听说解放军要打大仗了,李四坐立不安,蠢蠢欲动。马老爷心知肚明,心说这小子又想要革命了。俗话说女婿是半个儿子,其实有时候半个不是,完全不是。马瑞琪想着有些事需要给儿子安顿,让李四把马伯雄找来。当儿子站到面前,他却不知如何开口。
  “伯雄先坐。我,我跟你商量个事,也不算是商量,安顿吧。”
  啥不好说的事,要这样吞吞吐吐?马伯雄揣测着。父亲清清嗓子,终于说了出来,是安顿自己的后事。这人呀,瞎琢磨死呀活呀的时候不少,真要慎重地说出来,基本上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
  “伯雄,我已是黄土埋到半脖子的人了,人生走完了一大半,走过上海,到过北平,几次去了西安、包头和太原,走南闯北,世事经见不少,现在死也足矣。人到这个年纪,钱财和土地,已彻底看开,身外之物嘛。但有一件事,像是块大石头,压着心口。”
  “父亲您说,我定照办。”马伯雄慎重地承诺道。“关于我死的事。”马瑞琪加重了口气,一字一句说出来。“这是哪朝哪代的事。我们先好好活着,不说出来行吗?我还有事,忙去了。”马伯雄说着要走,心想父亲咋了,今天莫名其妙要说这个。
  “别忙着走,先听我继续说。这世事不管发展到哪步,就是变了天,改了地,也一定留住我们家的祖坟,厚葬薄葬无所谓,只要把我葬进祖坟里,和你妈睡在一搭,还有你姨也要进来。只有这样,我死也瞑目了。”
  “好的,父亲。”马伯雄严肃起来,说。“我过了六十,能活过一个甲子,就不是短寿了,即便今天死了,也不怕人家笑话。若再多活一天,就是赚了一天。哈哈。”马瑞琪说着轻松起来,哈哈大笑了。“对不起,我不知道您过了六十大寿。”马伯雄歉疚地说。“我最讨厌过寿。老是自然规律,过一岁就老一岁,为何要过呢?我们不说寿不寿的,你要保证,我百年后和你妈、你姨,埋在一起。”马瑞琪神情凝重,说。“我已经保证了。”马伯雄不敢怠慢,道。“咱家的祖坟是块风水宝地,荣华富贵、万贯家财这些不说,就想让后人们衣食无忧,平安快乐。我死,腿一蹬完事,狗吃了也不知疼,但保住了祖坟,就能庇护子孙后人的幸福。知道人为甚死不瞑目,那就是操了一辈子心的老人,对后人们还是不放心。”
  “儿子明白了。”马伯雄庄严地承诺道,站起来向父亲鞠躬,转身要走。
  “再等等,容我再说几句。我们家的问题,就是后继乏人。听李四说马苗有了,生下来姓马姓李他都同意,这不是胡说八道吗?你还在这儿立着,哪有他们李家人的事。当然,我当外爷,也很高兴,但再咋高兴,外爷和爷爷不一样。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