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9日
一场千年中国社会大变革 一代陕北知识分子大觉醒
长篇小说《大陕北》(连载194)
○ 姬晓东
  “马先生,您误会了。我说了,党需要您留在党外,更好地开展工作。以您社会名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投身于民主革命运动,为革命建设出力。您熟识的李鼎铭先生、郭沫若先生等,他们就是留在党外,积极参政议政,进行民主监督,发挥政治作用的民主人士。毛主席说过,共产党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原则,是坚定不移的,是永远不变的。”
  “是那样啊,好,您这么说,我茅塞顿开,彻底释然了。”
  “另外,找您来还有一件十分紧迫的工作,您和蒙边旅的万星明很熟悉吧。”
  “是的,我们有共同的经历和相似的价值观,可以说,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很好,接下来,有关部门会找您谈具体工作的。”
  首长说的有关部门,是军委。他们希望马伯雄找万星明做工作,让他带蒙边旅弃暗投明。军委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对邓宝珊和左协中越来越不放心,认为他们反共不力甚至有了二心。万星明的蒙边旅也是怀疑对象。最近老蒋拿出一个方案,要胡宗南把二十二军和蒙边旅共编为一个军,打算让何文鼎出任军长。万星明这几天要到榆林,向邓宝珊将军请示该何去何从。犹豫中的万星明,就像是黑暗里摸索的人,很需要一盏明灯的指引,马先生,你去让他做出正确的选择,弃暗投明。可以告诉你,在蒙边旅里,我们的地下党员已有五百多人,其中有中校、少校,基层的连、排长更多,大家都在积蓄力量,就等着万星明一声令下,一举起义。
  马伯雄带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离开了延安。高层能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自己,足以证明共产党对自己的认可、对万星明和蒙边旅的重视与期待。
  马伯雄没有回家,直接来到榆林,在黄昏时分入城后,直奔桃林山庄。当即拜会与他打过几次交道的司令部副官,副官说很巧,万旅长今天上午来了,现在正与邓将军谈话。马伯雄知道他们的谈话一时半刻不会结束,便让副官转交了一张条子,约万星明次日方便的时候在老地方见面。他准备等上一天。
  老地方就是天神庙巷口的烩菜馆。离开桃林山庄,他独自来到烩菜馆,虽说已是晚上八九点,还坐了两桌。几年不来,馆里的一切未变,只是主人换了。从开店的年轻人处得知,他是原主人的儿子,父亲因病卧床,瘫痪在家。马伯雄感叹人生,唏嘘不已。日本鬼子投降了,真希望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早日让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光景。
  邓宝珊将军与万星明长谈了几个小时,在蒙边旅究竟何去何从的问题上,他们陷入纠结中。
  万星明从榆林一走,他的蒙边旅里炸开了锅。驻扎在蒙边城里的旅部和一团,最早知道整编消息,万星明在,大家悄悄议论,他一走去找出路,整编的事完全公开化,旅里的国共两种势力针锋相对进行博弈。旅部的顽固军官更是跃跃欲试,四处游说串联,促成一团尽快接受整编,鼓动他们撇开万星明。一团里的共产党员最多,从团长到连长、排长好多都是。反动军官恐吓大家,说二团和三团已准备好整编,如果一团不接受整编,不去包头,在外的另两个团随时会开进蒙边城,以武力血洗一团。顽固派的恐吓,让一团的共产党人嗅到了血腥的味道。一团中校副团长是地下党负责人,他召开会议和大家达成共识后,立即向上级汇报,说蒙边旅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具备起义条件,请求三边地委同意起义。
  蒙边旅的一举一动,没能逃过邓宝珊的眼睛。连日来,他陷入了痛苦的抉择中。邓将军在最后一次见蒋介石时,忠勇的他斗胆向蒋忠告,说自己愿把委员长拥护成华盛顿,但不愿把委员长拥护成拿破仑。蒋介石听后,凝视着他的眼睛至少三十秒,内心十分震怒,但只是拍拍他的肩膀,打消了原本调他重回甘肃省任省主席的打算。邓宝珊在回榆林路经延安时,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的领导,对他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十分赞扬,安排他参观边区军民大生产的成果展览,并以来宾身份参加劳模表彰大会,他在会上也即兴发表讲话。在参加完重庆举行的国民党二中全会后,心灰意冷的邓将军“抱病”回到关中三原家中,害怕卷入内战的漩涡,拒绝再回榆林。但是,胡宗南接二连三地催促,他又不得不回。刚回来,就遇上蒙边旅改编的烫手山芋。
  “总司令,我们谈了半夜,我旅到底该咋办?”万星明急迫地发问。
  “一筹莫展,我们还是等等看。”邓宝珊说着,两手不住地揉搓。
  “拖是拖不了,再拖下去,他们会先下手为强,二团长和三团长,为您当初没提拔耿耿于怀,到这个节骨眼,他们就不停地拱火,对旅长的位子虎视眈眈。真要没办法,我们只有主动执行的选项了。”
  话是这样说,真要执行,两人都是心有不甘。
  (未完待续)